首页> 中文学位 >美洛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6h】

美洛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美洛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前言

美洛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美洛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结果

美洛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讨论

美洛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结论

美洛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阿莫西林/三唑巴坦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阿莫西林/三唑巴坦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结果

阿莫西林/三唑巴坦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讨论

阿莫西林/三唑巴坦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结论

阿莫西林/三唑巴坦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致谢

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配比美洛西林/三唑巴坦(MLN/TAZ)(1:0、1:1、2:1、4:1、8:1)的体外抗菌作用和MLN/TAZ(1:O、2:l、4:1)的体内抗菌活性。 方法:采用二倍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不同配比MLN/TAZ对临床分离的42l株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C),并与头孢噻肟/三唑巴坦(CTX/TAZ)(5:1)、头孢哌酮/三唑巴坦(CP/TAZ)(4:1)和头孢他啶(CAZ)的MIC进行比较,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菌落计数法绘制杀菌曲线(KC),观察pH值、血清含量和细菌接种量改变对mC值的影响。 测定产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1252对小鼠的最低致死量(MLD),然后小鼠腹腔注射0.5mLMLD,建立败血症实验模型,再分别用MLN/TAZ(2:1、4:1)和单用MLN颈部皮下注射对感染小鼠治疗,评价抗感染药物对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结果:联合用药时,MLN/TAZ的体外抗菌谱较单用MLN增宽,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MLN单用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产ESBLs菌株,MLN/TAZ(1:1、2:1、4:l、8:1)比单用MLN的MIC9。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CTX/TAZ(5:1)和CP/TAZ(4:1)体外抗菌活性相似,但较CAZ略强。但几个配比之间,MLN/TAZ(1:1、2:l、4:1)的体外抗菌作用最好,MLN/TAZ(8:1)次之。pH值7.0时,MLN/TAZ的体外抗菌活性最低;随着接种菌量的增加,其MIC有增加趋势;血清含量对MLN/TAZ的体外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MLN/TAZ(1:0、2:1、4:1)对感染动物的EDso分别为229.23mg·kg-1、67.02mg·kgg和62.92mg·kg-',2:1、4:1配比的MLN/TAZ对感染动物的EDco值分别是单用MLN的EDso值的29.7%和26.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MLN/TAZ联合使用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单用MLN,TAZ起到了抑酶增效的作用。虽然从体外抗菌作用来看,l:l和2:1配比MLN/TAZ的抗菌效果均要略强于MLN/TAZ(4:1),但其体内保护实验则表现出MLN/TAZ(2:1)与MLN/TAZ(4:1)抗菌效果相似;参考经济效益,4:1为最佳性价比,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