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路径研究
【6h】

“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三)已有研究基础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数字学校”的顶层设计

(一)国家统筹,搭建“数字学校”供给体系

(二)地方推进,探索“数字学校”应用模式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应用“数字学校”的几种模式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资源课”

(二)城乡学校结对的“同步课”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直播课”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应用“数字学校”的问题描述

(一)数字教育资源脱离“乡土传统”

(二)乡村教师出现“技术荒”

(三)日常技术服务“捉迷藏”

四、“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路径优化

(一)转化认识:以教育信息生态理论为纲

(二)落实“数字学校”的社会协作

(三)借力“数字学校”,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国家有关乡村教育的顶层设计来看,“数字学校”被认为是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短板”、帮助乡村小规模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有效方案。近几年来,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的扶持下,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师资和课程依旧是“短板”,“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困境突出。为此,国家决定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三大项目,搭建“数字学校”以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数字学校”是政府供给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体系,体现了国家以城市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愿景。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梳理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实体学校与“数字学校”相结合的策略是否可行?其二,面向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数字学校”合理的价值定位是什么?
  本研究首先对国家政策和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试图把握“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愿景。进而,在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大足县,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保山市、曲靖市沾益县、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等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地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及信息化教学的情况。为进一步了解乡村小规模学校应用“数字学校”的实效,本研究重点选取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溪中心校和重庆大足县倒庙小学,进行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调查“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探讨面向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数字学校”的合理价值定位,并基于“数字学校”的合理价值尝试提出“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路径的优化策略。
  研究发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应用“数字学校”在微观实践中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资源课”,即乡村教师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的多媒体教学;二是城乡学校结对的“同步课”,即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通过远程视频互动系统同步观看城市名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三是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直播课”,即区域内的小规模学校组成一个学校联合体,通过直播平台开设课程,共享师资。在这三种模式的支持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的问题得以缓解,但是,“开不好课”的困境依旧存在。具体而言,带有“城市”标签的数字教育资源脱离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文化土壤,学生难以“内化”;同时,技术的“大跃进”导致乡村教师“技术荒”,使得“资源课”、“同步课”以及“直播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由此,本研究认为,承载着城市优秀师资和教育资源的“数字学校”只能缓解乡村小规模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的问题,并不能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还是要与乡土的自然与人文系统相融合,才能生成“活”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确立“教育信息生态”理论视角下“数字学校”的合理价值定位,强调乡村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人”的发展;其次,从系统观出发,落实“数字学校”的社会协作,强调本土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数字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功能;最后,借力“数字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功能,为乡村教师量身定做成长计划,构建网络教研共同体,加强对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反思,提升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