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巨龙竹幼年竹优良无性系早期选育研究
【6h】

巨龙竹幼年竹优良无性系早期选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前言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4巨龙竹播种实生苗无性系早期选育

5巨龙竹种子组织培养及其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

6研究结论及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图片

展开▼

摘要

云南省西南部特产的珍稀竹种巨龙竹,是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台ambusoideae)牡竹属(Dendrocalamus)大型热性丛生竹,其秆高可达30m,直径20-30cm,是世界上秆型最大的工业用材竹种。其单位面积产材量比我国主要经济竹种毛竹高5.8倍,是我国南部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推广前景广阔的优良经济竹种。由于其自然分布的局限性、传播繁育的脆弱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而解决其种源问题是开展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基础。竹类的组织培养可分为幼年竹(生理年龄未超过10年)与成年竹(生理年龄达到25年以上)的组织培养两种。幼年竹的遗传品性尚未确定,需要进行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成年竹组培难以成功,为了获得巨龙竹优良遗传品性的组培苗,探索竹类组织培养及实生苗无性系的早期选优难题,本项研究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巨龙竹种子组织培养和圃地播种进行繁育开展优良无性系的早期测定研究。 研究利用正交原理设计实验,采用观察、对比、统计分析等手段收集、处理试验数据,通过以芽繁芽的方式扩繁进而诱导生根再生小植株。优良无性系的早期测定按历年新竹地径、秆高观测,应用Spearmar秩次相关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年龄间生长性状的秩次相关系数(r),根据相关显著程度的大小来初步确定巨龙竹早期选优的可靠性以及早期选择的年限。所用公式如下: r=l一6∑div(n一1)n(n+1)t=r[(n-2)/(1一r)]其中r是秩次相关系数;n是变量对数;di是成对变量间的差值;t显著性检验。 传统的丛生竹育苗方法,如埋秆、扦插等对巨龙竹来说,发芽率极低,即使发芽生根率也极不理想甚至不生根,而采用分篼的方法,成活率相对其他牡竹属的竹种,如麻竹(D.latifflorus)、龙竹(D.giganteus)等也较低,且这一方法对于资源量本来就少的巨龙竹势必造成资源破坏,再加上巨龙竹秆型高大,取篼、搬运、运输和途中护理等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成本无疑是相当高的。因此,寻找一种经济、快捷和保护资源的方法解决巨龙竹种源问题尤为重要。组织培养在这些方面尽显其优越性。本研究在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巨龙竹种子的组织培养,开展了巨龙竹幼年竹优良无性系早期测定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一)在已筛选出的最佳增殖阶段的最佳培养基:3/4MS+CWl00+BAl.5+KTO.5;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1/2MS+IBA6+NAA2+KT0.005+CW1.00(激素单位:mg/L,CW:ml/L,下同)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无性系在不同阶段的培养得出:不同无性系其最适宜培养基不是完全一致的,不同无性系在增殖生根阶段对激素要求水平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无性系对激素的不同需求对激素的量进行调整。 (二)通过对无性系在试管微环境下和在圃地生长性状观测,进一步证实了两种环境下其生长的相关性,明显相关的性状有: (1)在试管内增殖倍数高的,在圃地发笋量大,反之在圃地发笋量较低。 (2)在试管内丛芽分枝角度小或较小、秆直、粗壮的无性系在圃地表现出发笋整齐、秆直、粗壮的特性:而在试管内分枝角度较大,秆歪斜的无性系,在圃地亦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3)在试管内丛芽叶色较绿,秆相对较高,节间较长,生长旺盛的无性系在圃地表现出叶绿,秆高,节长,生长健壮的特性,反之,在圃地表现也不理想。 通过对比种胚组培苗在试管微环境下及在圃地的生长性状,得出了二者之间的相关联系,这一结果为巨龙竹幼年竹离体培养早期选优提供了试验依据。 (三)通过对不同无性系在不同月龄地径、秆高的秩次相关分析,初步确定8个月苗龄和14个月苗龄时巨龙竹组培实生苗的生长性状并未完全表现,不适于在此时期进行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而20个月苗龄时,各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基本上稳定,与26个月苗龄和32个月苗龄时的表现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此时进行优良无性系的选育相对可靠。 (四)初步筛选出了相对较优的无性系:单从秆高和茎粗两个方面来看,2、23、29、35、45、49、57号7个无性系是最优的,而10、33两个无性系是较优的。但巨龙竹作为一种工业用材竹种,除了要考虑以上两个方面以外,还必须考虑其秆形,因此,10号无性系不能入选优良无性系,而29号秆微弯,只能作为较优无性系。作为工业用材其消耗必然大,所以把发笋量也作为优良无性系选育的一个指标,2、57发笋量较低,23、29、33、49较高,而35、45稍低。因此综合以上指标,初步筛选出23、49最优,33、35、45次之,2、29、57再次之。 (五)根据播种实生苗在田间的生长性状表现,筛选出了最优的五个无性系:3、4、13、16和17号无性系及较优的三个无性系7、18和20号。并根据秩次相关分析和早期选择的效应分析,认为这种选择是可行、有效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