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紧凑型住宅平面设计研究——以上海地区集合住宅为例
【6h】

紧凑型住宅平面设计研究——以上海地区集合住宅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依据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

1.4研究对象与范围

1.5研究方法

1.6论文结构

第2章紧凑型住宅平面的历史沿革

2.1欧亚地区紧凑型住宅平面类型举要

2.2上海紧凑型住宅平面发展历程

2.2.1 1979年前的紧凑型住宅

2.2.2 80~90年代的紧凑型住宅

2.2.3 2000年之后的发展

2.3小结

第3章紧凑型住宅平面设计研究

3.1家具与紧凑型设计

3.1.1家具尺度

3.1.2家具布置

3.1.3可变家具

3.1.4小结

3.2套型平面与紧凑型设计

3.2.1功能空间组织

3.2.2功能空间叠合

3.2.3功能可变

3.2.4套型空间紧凑型设计手法小结

3.3住栋平面与紧凑型设计

3.3.1公共交通空间节约化

3.3.2套型组合

3.3.3交通复合

3.3.4住栋平面紧凑型设计手法小结

第4章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其平面的设计与使用直接影响资源的分配与消耗。2006年建设部提出控制住房套型面积的要求,直接促进了紧凑型住宅平面设计的新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此新形势下探讨“紧凑型住宅平面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上海集合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紧凑型设计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分析上海紧凑型住宅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论文首先对建国以来上海紧凑型住宅平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紧凑型住宅平面的设计特点做了系统分析与归纳,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家具设计、套型平面、住栋平面。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试图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上海紧凑型住宅平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被动型紧凑、成套型紧凑,转向舒适型紧凑;第二,紧凑型住宅平面设计可以从家具设计、套型平面的优化、住栋平面的合理控制这三个方面来实现。此外,家具设计、跃层、夹层等个性化的手法在紧凑型住宅平面设计中应得到重视与进一步发展。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节约型居住的软技术体系研究》(批准号:50678120)子课题内容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