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柳宗元哲学思想的三个面向——以“大中之道”为核心
【6h】

论柳宗元哲学思想的三个面向——以“大中之道”为核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思路及方法

三、历史背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大中之道”意蕴剖析

1.1传统“中”的基本内涵

1.2“大中之道”的意蕴及本质内涵

1.2.1中正

1.2.2宜

1.2.3当

1.2.4经权之辩

1.3小结

第二章以“大中之道”为义理基础的“天人不相预”

2.1先儒以“中”论天人关系

2.2“天人不相预”的意蕴

2.2.1承继先儒

2.2.2“天人交相胜、还相用”与“真实的主体”

2.3小结

第三章“大中之道”的历史与实践之维

3.1“大中之道”的历史性

3.2“生人之意”与“势”

3.3“大中之道”与柳宗元政治实践

3.3.1“文以明道”与“守官以守道”

3.3.2“辅时、及物、利民”

3.4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柳宗元崇尚儒学,“大中之道”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大中之道”思想是对先儒“中”思想的一个继承、创新和新发展。其不仅继承了孔孟、荀子和陆质的“中”思想,同时,根据具体的现实和实践,对“中”做了创新和丰富。因而,其“大中之道”思想不仅具有先儒“中”的基本内涵和意蕴,同时,又具有体现时代特征和实践意义的内涵。 柳宗元的哲学思想,是建立在“大中之道”思想为理论基础之上的,“大中之道”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本文欲论证柳宗元哲学思想的三个面向:“‘大中之道’自身的内涵意蕴”、“以‘大中之道’为义理基础的‘天人不相预’”以及“‘大中之道’的历史与实践之维”三个方面之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柳宗元的“大中之道”思想,一方面是以“正”、“宜”、“当”和“经权合一”为本质内涵的,强调行为处事,应该“时中”和“权变”,通过“经权合一”,即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当”的理想状态,这里的“大中”或“大中之道”强调的是其方法论功能,是一种方法或途径;另一方面,“大中之道”是维系政治和社会生活运行的秩序、法则,即“圣人之道”、“为政之道”或“治世之道”。柳宗元把“时其时”、“当”和“经权合一”作为“大中之道”的基本内容和核心。 其次,以“大中之道”为义理基础,他对“天人关系”做了独特的发挥,提出“天人不相预”。为反对“天人感应”和“天命论”,柳宗元试图强调人的主体性,突出人的能动性,这是合理的一面;然而人发挥能动性不能同天或自然隔绝,把“天道”和“人道”割断了联系,这是不合理的,即局限性;但是,其基于现实,基于实践,试图纠正“天人感应”和“天命论”的谬论,却恰恰体现了“大中之道”的精神、本质内涵及原则。 最后,柳宗元认为只有经由“大中之道”才能真正正确地、合理地学习、承继、发展、丰富和践行“圣人之道”。一方面,在入“尧、舜、孔子”圣人之道,即承继、发扬和发展“圣人之道”方面,“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柳宗元认为必须坚持“大中之道”;另一方面,践履“圣人之道”,把“大中之道”本质内涵中的“用中”和“用权”思想来进行其政治实践和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主张,即“辅时、及物、利民”。 柳宗元的“大中之道”是经和权的辩证统一,即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柳宗元企图用“大中之道”的本质内涵,来阐发其“天人关系”、“社会历史发展观思想”和“政治理想、主张及实践”,柳宗元始终都立足于现实,然而,也在某些观点上,终因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不能把“大中之道”本质内涵贯彻的彻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