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研究
【6h】

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一) 病例选择

(二) 研究方法

(三) 一般资料分析

二、 研究结果

(一) 主要症状疗效

(二) 疼痛改善情况

(三) 心电图疗效分析

(四) 硝酸甘油用量情况

(五)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

(六) 治疗前后 hs-CRP 与 Hcy 的变化情况

(七) 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

(八) 治疗方法与心绞痛类型的关系

(九) 不良反应

三、 研究结论

第二部分 讨论

一、 胸痹心痛的病名研究

(一) 胸痹心痛的病名来源

(二) 胸痹心痛之我见

(三) 胸痹心痛对应的西医病名

二、 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 胸痹心痛的病因认识

(二) 胸痹心痛的病机认识

三、 气血亏虚、瘀积内蕴为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

四、 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是治疗胸痹心痛的基本方法

(一) 中医治病特点

(二) 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是治疗胸痹心痛的基本方法

五、 芪参消积通脉汤组方分析

(一) 组方依据

(二) 处方组成及方解

(三) 药物分析

(四) 组方特点

六、 芪参消积通脉汤临床疗效分析

(一) 对临床症状的影响

(二) 综合疗效评价

七、 芪参消积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作用机理探讨

(一) 补益气血,培元固本,调理体质,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二) 破瘀消积,通畅心脉,稳定或消除斑块,改善冠脉供血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据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法组方的芪参消积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芪参消积通脉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20mg/次,2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25mg/片,2次/d;阿托伐他汀片(立普妥)20mg/片,1次/d,二组均于疼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治疗12周后,对心绞痛主要症状、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血脂、总有效率及毒副作用等进行评估。结果: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23例(63.89%),有效11例(30.56%),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5%;对照组显效10例(31.25%),有效15例(46.88%),无效7例(21.88%),总有效率78.13%。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22例(61.11%),有效12例(33.33%),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显效11例(34.38%),有效14例(43.75%),无效7例(21.88%),总有效率78.13%。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③心电图疗效分析:治疗组显效13例(36.11%),有效14例(38.89%),无效9例(25.00%),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显效5例(15.63%),有效10例(31.25%),无效17例(53.12%),总有效率46.8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硝酸甘油用量情况:治疗组治疗前硝酸甘油片用量12.82±2.26片/周,治疗后2.64±0.89片/周,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硝酸甘油片用量11.87±2.67片/周,治疗后6.11±1.63片/周,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亦明显减少,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部分停药,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TC、TG、LDL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但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HDL均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但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Hs-CRP、Hcy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⑦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治疗组36例中有13例斑块变小,22例无明显变化,1例较前增大;对照组32例中有4例斑块变小,20例无明显变化,8例较前增大。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⑧治疗方法与心绞痛类型的关系:治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中显效19例(67.86%),有效8例(28.57%),无效1例(3.57%),总有效率96.43%;稳定型心绞痛8例中显效5例(62.50%),有效2例(25.00%),无效1例(12.50%),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中显效9例(34.62%),有效12例(46.15%),无效5例(19.23%),总有效率80.77%;稳定型心绞痛6例中显效2例(33.33%),有效2例(33.33%),无效2例(33.33%),总有效率66.67%。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有效果,且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法能有效治疗胸痹心痛,且安全无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调节冠状动脉舒缩功能、稳定或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调节血脂、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等综合调节作用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