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溶瘤腺病毒H10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6h】

溶瘤腺病毒H10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溶瘤腺病毒抗肿瘤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而又最难治的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由于肿瘤细胞的生物多样性,至今仍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接受综合治疗预后最差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近20年来,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无明显改善,各种疗法均难以达到根治程度,几乎毫无例外的迟早要复发。如何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已成为神经外科最富挑战性而又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免疫治疗,抗血管形成,溶瘤病毒等许多新的抗肿瘤策略,并且都不同程度的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些新的治疗策略也为神经胶质瘤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其中条件复制的基因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国外同类制剂为Onyx-015或d11520[1])是一类研究较早、较深入的溶瘤病毒。它根据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p53表达状态不同而设计,野生型腺病毒的E1B-55KD蛋白能结合并抑制p53基因功能,阻止p53依赖的细胞凋亡,病毒才能在p53正常的细胞内复制。切除人类5型腺病毒的E1B-55KD片段,使得这种基因改良腺病毒不能在p53阳性的正常细胞内复制,而能够选择性的在p53途径缺失的肿瘤细胞内复制,从而溶解肿瘤细胞并散布子代病毒继续感染其它肿瘤细胞,最终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2]。目前H101在除颅脑肿瘤外的多种其它实体肿瘤都已开展了单独或联合放化疗的临床前及临床实验,包括头颈部肿瘤、口腔癌、消化系统肿瘤、肺癌、前列腺癌等等,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3]。本课题旨在检测溶瘤腺病毒H101针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体内、体外抗肿瘤效果。为该药物进入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方法:传代培养p53阴性的人系胶质瘤细胞株SHG-44,细胞单层长至70-80%时,用腺病毒H101转染SHG-44,分别应用细胞毒性实验(MTT)、细胞病变反应实验(CPE)检测不同滴度的H101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毒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1O1mRNA在胶质瘤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建立胶质瘤细胞SHG-44裸鼠移植瘤模型,活体瘤内注射H101,观察抑瘤效果,取肿瘤组织行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溶瘤腺病毒H101在肿瘤组织内的复制情况。 结果:1.MTT及CPE实验显示H10l对胶质瘤细胞SHG-44的生长有明显抑制并杀伤作用,加入的病毒滴度越大抑制率越高,并且随着病毒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病变反应越发明显,2.RT-PCR结果显示:在H101感染后的细胞中可检测到大量ElA早期复制基因的表达,而空白对照组则检测不到E1A基因的表达。3.动物实验表明,H101制剂对裸鼠移植瘤肿瘤生长的平均抑制率为47.4%。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证实,肿瘤组织内存在大量腺病毒复制。 结论:1.溶瘤病毒制剂H101对体外培养的人类胶质瘤细胞SHG-44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最终起到溶瘤作用。2.活体瘤内注射H101能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在肿瘤组织内可检测到H101的复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