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
【6h】

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緒 諭

第一章名與實:先秦諸子研究的邏輯起點

第一節先秦諸子的文化坐標

第二節先秦諸子發生諸說之檢討

第三節老子在先秦諸子中的定位

第四節老子與先秦諸子之關係

第五節老子思想發生的多維考述

小結

第二章神與天:人的歷史座標及其走向

第一節圖騰崇拜與神靈觀念

第二節天的想像:從神到天

第三節天的人文轉化:從天命到天道

第四節天人關係中人的逐渐上升

第三章巫與史:先秦諸子思維主體的發生演進

第一節日常生活的神聖化

第二節神聖世界的世俗化

第三節巫術文化與先秦諸子

第四節從巫史傳統到禮樂文化

第四章身與命:先秦諸子對人生的髓認

第一節自然觀念的發生與人的獨立

第二節天人關係的轉折與人的理性

第三節心性關係的辯證與人性之學

第四節群己關係的探索與社會倫理

第五章德與道:先秦諸子道諭的發生學考察(上)

第一節先秦“德”義原始

第二節先秦“德”觀念的分疏

第三節先秦諸子“德”觀念的超越

第四節先秦諸子德觀念的發生學意義

第六章德與道:先秦諸子道諭的發生學考察(下)

第一節先秦“道”義原始

第二節先秦“道”諭的發生

第三節先秦諸子“道諭”的展開

第四節先秦諸子“道諭”的發生學意義

第七章君子與小人:先秦諸子對禮法的祛魅

第一節革命與維新:兩種路逕的歷史選擇

第二節原“禮”:立國與立人的雙重結合

第三節君子與小人:先秦兩種人格的規定

第四節改制與燮法:先秦諸子兩種思想路徑

小結

第八章必然還是偶然:兩漢與先秦的對接與嬗燮(上)

第一節《諭語》的成書與儒家的成立

第二節墨子學說衰亡的必然性

第三節諸子皆儒:諸子正名

第九章必然還是偶然:兩漢與先秦的對接與嬗燮(下)

第一節“獨尊”還是“一統”:“儒家學派”成立的根本原因

第二節和與同:兩漢與先秦對接和嬗燮的進路

第三節“學”與“術”:秦漢之際的分疏與錯位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致謝

攻博期間發表相關主要讑著目錄

展开▼

摘要

中国文化从横的角度讲其核心就是讲“天人”;从纵的角度讲,其核心则是落在“古今”。天和人是中国文化的总座标之一。造一“坐标”的设立与先秦诸子有着莫大的关系。纵的一面,他们的思想重心也落在天人关系的古今演变及其因何而变,这是先秦诸子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这也正是先秦诸子乃至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最可宝贵之处。把握了这一文化坐标,就把握了先秦诸子的核心,也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学术界研究先秦诸子大都是沿袭两汉以来的诸子学派分类,强调他们之间的学派研究或者个体研究。虽然迄今为止,先秦诸子研究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由於存在某些观念上的误区,或者思维上的惯性,这种研究越深入,越容易导致先秦诸子研究领域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先秦诸子的源头。比如,重儒的就将诸子起源归诸儒,崇道的便将诸子起源归诸道,因而,在诸子源头上就一直存在争议,这个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影响到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从研究现状来看,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是对先秦诸子缺少作发生学意义上的研究:即便偶有涉足,也往往语焉不详。另一方面是研究理念存在误区。由於忽视整体考察’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与实际存在出入。 事实上,先秦并没有儒家、道家等学派概念,儒、道、墨等诸子分家是汉人为研究先秦诸于思想学说方便起见而进行的学术分类,後人一直沿用此分类法,更多的是出於叙述的方便。因而,如果抛开这些既有的认识,重新回到先秦诸子的生存境遇和历史境域,从文化发生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先秦诸子,寻索先秦诸子思想的坐标体系,有益於我们更加整体地认识先秦诸子,理性地把握其学术思想的精神内质.这对於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找到先秦诸子的历史坐标,是先秦诸子研究的第一步。接下来就可以对先秦诸子思想这一理论形态的发生过程进行历史描述,而这正是当前先秦诸子研究领域所缺乏的工作。从天人(也即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中来把握先秦诸于思想主体构成、认识对象以及他们所提出的道、德、礼、法、身、命等功能性范畴的发生与成立的历史过程,并由此分析归纳出这些基本哲学范畴之间的相互缠结与相互依赖的结构性关系,重构先秦诸子思想的坐标体系.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八章。第一章重点探讨先秦诸子的名与实,名与实的问题也就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传统意义上的先秦诸子研究往往把它分割为儒、道、墨等诸家学派来研究,本文从发生学意义上研究研究先秦诸子,是把先秦诸子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坐标系,在对先秦诸子的起源问题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就先秦诸子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疏理,集中讨论了老子在先秦诸子中的定位及其与诸子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先秦无家派,学派研究有利於厘清先秦诸子之间的差别,却增加了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坐标系的复杂性的认识的难度,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结;在先秦诸子的发生过程中,老子是这个坐标系中的先躯,後世儒家之所以不承认老子先於孔子,一个根本原因是放不下儒术独尊的架子。老子对孔子、墨子及其他诸子的思想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第二章从神与天的关系及其转化探讨先秦诸子发生之前夜,人在历史中的座标及其走向。本文认为,天人关系的演进,是先秦诸子发生的一根重要红线,也是先秦诸子思想发生的重要的理论依据。先秦诸子的思想核心都离不开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这些思考又都与在此之前人类历史上的图腾崇拜、神的转化(从神到天)以及人的意识之产生、人的地位的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中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天的人文转化。 第三章重点探讨了先秦诸子发生前夜也即前轴心时代的巫与史。本文认为,巫与史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他们既是早期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阐释者,又是最早的一批人文知识份子的前身,先秦诸于思想的发生与形成与他们有着重要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为先秦诸子思想的发生准备了条件。 第四章主要是从身与命的角度来探讨先秦诸子思想中自然与人的关系。本文认为,中国哲学历来予以特别关注的三大基本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人己关系”问题,“身心关系”问题,在先秦诸子数百年的探索过程中基本上得到了比较完整的解决。在天人关系上,他们建立起了独特的宇宙论系统即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分;在身心关系上,他们建立起心性合一的心性论哲学;在人己关系上,他们建立起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安身立命”的伦理体系。“安身立命”强调用仁爱之心,道德关怀去体察物我、人我、群己的权界,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处之道,互相尊重,共存共生.其内容主要包括天人关系、群己关系、为己成己关系。“安身”是指人类、自我在摆脱外在神秘权威的强制後,将仁道作为主体自我的内在精神需求的物质条件下,而形成的伦理性的社会秩序,以及群体和个体的存在价值。“立命”是指人类、自我在觉醒生命意识和自由意志时,从内在的道德心灵深处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终极价值,使文化中的信仰对象的终极存在主体化、道德化和超越化。群己关系的处理是安身立命的一个重要环节,先秦诸子的身与命的哲学关系,始终离不了天人关系这个范围。而且先秦诸子不管是老子、孔子还是墨子、庄子、孟子等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基本上是态度一致的。 第五章与第六章重点探讨了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德与道。德观念与道观念是中国古代思想中两个居有主流地位的思想观念。第五章分述了德观念的起源与发生及其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脉络,本章认为,先秦德观念的发生意义重大,它直接奠定了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的基本形态。所谓“德行伦理”是指德观念在具体化中,尽管在具体的德目上还不统一,而且不确定,但在德目上有了具体的指向对象,有了具体的伦理表现,这种表现直接指向人们的行为。第六章则分述了道观念的起源与发生过程及其进一步转化的历史脉络。本章认为,先秦道观念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先秦诸子“道论”的发生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认识与思维有关密切的关联,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思维方式与思维结构.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深层思维方式与思维结构自先秦“道论”发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它今後的发展方式和特点。第七章主要从“君子”与“小人”这先秦诸子两种人格的规定来重点探讨先秦诸子礼法思想的发生与演进。先秦诸于思想的发生演进,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选择。这裹还有两种路径的选择,一是维新,一是革命。不同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先秦诸子两种路径选择的不同。造就是先秦“礼”、“法”之争的根本原因.君子世界靠礼来维持,而礼崩乐坏之後的局面激发起人们对以法治国的向往与实践。表面上虽然是法取得了上风,但这种局面却与先秦诸子所建立起来的君子世界的理想显然是格格不入的,加上在实践上的失败(秦的统一与灭亡),它又导致了秦汉之际新一轮反思。 第八章和第九章实际上是一章,出於结构平衡的考虑而分开,重点探讨了先秦诸子在秦汉之际的对接与演变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本章认为,先秦诸子的发展逻辑,表面上是儒家独尊,实际上是诸子最终统一於儒。这种结果是历史的必然,原因在於,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法术取代道术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与时代思潮使然。从现实看,这不表示道术要优於法术,相反,法术更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现实的需要,故先秦主张法术的诸子的声势虽然不如儒墨显学,却能备受统治者的青睐,成为广泛实施的治国之道与王霸之道,并且取得了六国一统的实际效果。然而,从另一种意义上即精神和学术的意义上说,早期先秦诸子所宣导的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的学术探讨精神开始消失了,虽然他们也讲“道生法”,其实“道”只不过“法”的幌子,或者说一种理论支撑,落脚点是在“法术”上。他们探讨道的目的只是为他们的术能够取得支配地位服务的。这种道与术的分离可以看做是春秋战国之后“学”与“术”的分疏与错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