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与氨茶碱片治疗缓解期COPD的疗效对比
【6h】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与氨茶碱片治疗缓解期COPD的疗效对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 研究方法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治疗前临床资料情况比较

2 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3 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时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4 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时氨茶碱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5 治疗6个月时3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6 治疗6个月时3组患者TDI以及6MWD的变化情况比较

7 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时3组患者SGRQ情况比较

讨论

1 COP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学研究

2 药物治疗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经位居世界死亡原因的第四名,2020年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疾病经济负担之一。有研究显示,COPD在我国的发病以4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患病率高达8.2%,不少患者的肺功能出现显著降低,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健康生活,给家庭以及社会造成十分沉重的负担。因此,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治疗至关重要,和COPD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以及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或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吸入与氨茶碱片口服维持治疗的缓解期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别,旨在为临床选择有效药物,优化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186例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经询问病史、临床评估、体格检查、X线胸片检查、肺功能检测等证实,符合2011年修订的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GOLD)的相关诊断标准。
  2.研究方法:根据干预药物不同,将18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组以及氨茶碱片组,每组各62例,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采取规格为160微克/4.5微克吸入治疗,每次2吸,每天2次。沙美特罗替卡松采取规格为50微克∕250微克进行吸入治疗,每次1吸,每天2次。氨茶碱片组采取氨茶碱片进行口服治疗,每次服用100~200mg,每天3次。
  3.疗效评价指标: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等肺功能指标;采取变化呼吸困难指数(TDI)评价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的程度;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卷(SGRQ)评估生活质量;采用6分钟行走距离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力。
  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将所得数据导入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采用χ2检验,多组间对比采取F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结果:
  (1)3组COPD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状态、IC、FEV1、FVC、FEV1%、6MWD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6个月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患者IC由治疗前水平(1.74±0.55)L提高至(2.23±0.61)L;治疗前FEV1为(0.96±0.44)L,治疗6个月后提高至(1.12±0.46) L;治疗6个月后FVC为(2.49±0.82)L;相比于治疗前水平(2.21±0.78)L明显提高。治疗6个月后 FEV1%为(50.13±0.49)%;相比于治疗前水平(40.02±0.41)%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6个月后,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患者IC由治疗前水平(1.71±0.51)L提高至(2.19±0.59)L;治疗前FEV1为(1.08±0.33)L,治疗6个月后提高至(1.19±0.49)L;治疗6个月后FVC为(2.51±0.91)L;相比于治疗前水平(2.22±0.81)L明显提高。治疗6个月后 FEV1%为(48.32±0.43)%;相比于治疗前水平(39.53±0.38)%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治疗6个月后,氨茶碱组患者 IC由治疗前水平(1.73±0.52)L提高至(2.02±0.59)L;治疗前FEV1为(1.03±0.31)L,治疗6个月后提高至(1.05±0.37) L;治疗6个月后FVC为(2.23±0.85)L;相比于治疗前水平(2.19±0.82)L稍有提高。治疗6个月后 FEV1%为(43.03±0.42)%;相比于治疗前水平(41.26±0.36)%略有提高。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5)氨茶碱组治疗后6个月时IC指标变化为(0.29±0.11)L,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为(0.49±0.17)L,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治疗6个月时IC指标变化为(0.48±0.15)L;氨茶碱组治疗后6个月时FEV1指标变化为(0.02±0.01)L,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为(0.16±0.09)L;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治疗6个月时FEV1指标变化为(0.11±0.06)L;氨茶碱组治疗6个月时FVC指标变化为(0.02±0.01)L,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为(0.28±0.11)L;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治疗6个月时FVC指标变化为(0.29±0.14)L,氨茶碱组治疗后6个月时FEV1%指标变化为(1.77±0.09)%,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为(10.11±0.12)%,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治疗6个月时FEV1%指标变化为(8.79±0.15)L;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和氨茶碱片组比较IC、FEV1、FVC和FEV1%指标改善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组的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相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6)治疗后6个月时氨茶碱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以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患者TDI变化分别为0.34±0.37、0.69±0.39、0.74±0.42;治疗6个月后氨茶碱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以及沙美特罗替卡松患者6MWD变化分别为(26.04±11.53)米、(41.95±18.47)米、(45.86±22.69)米,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以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组的TDI以及6MWD的变化均显著高于氨茶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组的TDI以及6MWD指标的变化情况相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7)3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在临床症状、活动及影响等维度的SGRQ评定情况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以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患者在3个维度SGRQ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氨茶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治疗6个月后的SGRQ改善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氨茶碱片口服对缓解期COPD患者在缓解症状、提高患者治疗后的运动耐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有一定效果,但是,对肺功能的改善的作用有限。
  2.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以及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COPD患者在缓解病情、改善肺功能及患者治疗后的运动耐量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均明显优于采用氨茶碱片口服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2组相比较,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并无明显差异。
  3.采用吸入的方式给予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治疗缓解期COPD患者,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协同改善支气管的舒张功能,减少气流陷闭。和口服药物相比,吸入治疗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