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艾略特诗歌理论在《荒原》中的实践
【6h】

艾略特诗歌理论在《荒原》中的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Acknowledgm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Historical Sense

A. Primitive Culture Related to Historical Sense

B. The Middle Age Christianity Culture Related to Historical Sense

C. The Oriental Religion Culture Related to Historical Sense

Chapter Two The Organic Unity of Literary Works

A. The Symbolic Image of the Fisher King and Vegetation Gods in Forming Organic Unity

B. The Symbolic Image of Abnormal Sexual Relationship in Forming Organic Unity

C. The Symbolic Image of Fire in Forming Organic Unity

D. The Symbolic Image of Water in Forming Organic Unity

E. The Symbolic Image of Tiresias in Forming Organic Unity

Chapter Three The Impersonal Theory of Poetry

A. The Technique of Montage in Achieving Impersonality

B. The Technique of Modernistic Painting in Achieving Impersonality

C. The Technique of Music in Achieving Impersonality

Chapter Four Objective Correlative: Images in Achieving Unity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众所周知,作为连接文学作品和读者之间的桥梁,文学批评为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诗人托马斯.史.艾略特来说,他本人所倡导的文学理论也是他在诗歌创作中所遵循的原则。他曾经一再强调“批评就像呼吸一样是必然的事情”。在他的旷世之作《荒原》中,艾略特极大地发展了诗歌艺术技巧,将他的文学观“历史意识”,“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观”,“非个性化理论”以及“客观对应物”充分应用在作品的创作中,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本文主要借助诗歌《荒原》来论述艾略特对其文学理论的实践。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艾略特和《荒原》研究的历史,就20世纪不同阶段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接下来的第一、二、三及第四章作为主干部分,分别就艾略特文学理论体系中的“历史意识”、“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观”、“非个性化理论”以及“客观对应物”等理论在《荒原》中的体现进行了重点论述。其中历史意识重在突出三大传统历史文化在《荒原》中的体现。《荒原》中表现出来的生殖崇拜意识是原始文化的灵魂;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力量在于它的伦理道德,它摈弃原始生殖崇拜的感性需要,将拯救的希望建立在灵魂赎罪的净化上。《荒原》中所叙述的不死鸟及生死轮回的传说则体现了东方的印度宗教文化。除了通过运用人类历史长河中原始文化和宗教文化来阐述历史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之外,本文还引用了其他文学作品如古希腊的神话传说、波德莱尔的诗作、但丁的《神曲》以及莎士比亚的名著等来进一步论证《荒原》中深沉宏大的历史意识。 接下来文章论述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观在《荒原》中的体现,主要就五大象征意义来论述《荒原》主题的有序性,即渔王,生殖之神传说的象征意义、火的象征意义、水的象征意义、不正常性关系的象征意义以及铁瑞比西斯人物的象征意义。《荒原》中出现的大量艰深的引征以及对神话,传说的借用,使得《荒原》看起来显得杂乱。这一部分正是要论证诗的表面混乱无序是为了体现现代社会的混乱与无序。全诗的主题和形式是统一的。 对于非个性化理论在《荒原》中的体现,作者从艾略特对于浪漫主义的态度入手。艾略特意识到个人感受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反对浪漫派的直抒情怀。提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所谓“逃避”本文认为是指诗人的创作不应受个人的某一特殊感情的驱使,而要表现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心声。本文就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运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包括对蒙太奇、现代派绘画以及音乐手法的运用来表现《荒原》这一非理性题材进行了探索。 客观对应物部分围绕着这一理论的核心“情感不能直接表达,只能客观地通过一种场景,一系列事物即客观对应物来唤起情感。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叙述,与诗的主观叙述取得呼应”展开论述。作者在文章中找出了一系列的客观意象,这些意象组成了一个真正的物质与精神的荒原。本文认为正是这些抛开了个人情感的意象在《荒原》中的应用,才将作者的创作意图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如此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荒原》的发表给西方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全诗表现手法异常独特,而且语言驳杂晦涩。剖析《荒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思维角度导致了对诗歌底蕴的不同理解。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荒原》包涵了神话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范畴。这也显示出文学发展的趋势己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更是和其他学科相互交织和渗透。这种发展的趋势是20世纪文学的一大特征。同时,文学创作的发展呼唤着新的批评理论。解读《荒原》不能仅依赖于传统的批评理论和方法。中国的一句老话给我们对《荒原》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解铃还需系铃人”,或许只有用艾略特的视角,以他所倡导的文学观和文学理论来解析《荒原》,找到他诗歌创作的实践和他自己理论的结合也许会大有助于对《荒原》的研究以及对艾略特文学理论的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