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篮控球后卫进攻能力的分析研究
【6h】

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篮控球后卫进攻能力的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国女篮在第29届奥运会中获得第4名,这是中国女篮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三次闯进前四,已经在低谷中沉沦了16年的中国女篮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但作为东道主,没能摘到奖牌,除了队伍人员伤病困扰和整体发挥不稳定的原因外,控球后卫队员在进攻能力上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同样是导致全队失利的众多原因之一。本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反映控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指标,利用录像观察的方式将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控球后卫队员在本次奥运会中的表现进行统计整理,并作出正确的分析。所得之结论,将为中国女篮控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改善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对已参加第29届奥运会的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女篮控球后卫队员作为研究对象。以便于细致研究,将中国女篮的控球后卫作为观察组,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各队控球后卫作为对照组。就中国女篮控球后卫队员的进攻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应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①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篮球运动理论知识、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女子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和进攻方面的资料,最大限度地收集各种反映控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相关的信息。②专家访谈法。通过对篮球界的专家就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访问,初步制定了反映女篮控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调查问卷。③特尔菲特法。经过3轮符合特尔菲特法操作程序和严谨控制的专家调查,多次的调查与修改,最后确定了对女子篮球运动的控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影响较大的43项指标。④录像资料法。收集第29届奥运会中国队的8场比赛,以及争夺冠、亚军比赛的资料,根据研究内容进行数据统计。⑤数理统计法。对所获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⑥逻辑分析法。从逻辑学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根据女篮控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指标进行分类,将其作为研究内容加以分析。①攻击能力。具体分析得分能力、得分方式、突破能力;②组织能力。具体分析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组织发动快攻的能力、组织发动强攻的能力;③违例、失误的分析;④抢篮板球能量的分析。通过对中国女篮控球后卫队员和世界强队控球后卫队员的进攻能力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女子篮球控球后卫队员的优势与不足。
   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改善中国女篮控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建议:①中国女篮控球后卫的投篮意识不强,得分手段单一,特别是在身体对抗条件下,持球活动能力不强,传球技术隐蔽性差,速度慢。观察判断能力不强,传球助攻,妙传等有攻击性的传球次数不多,运突技术差。②中国女篮控球后卫队员发动快攻的愿望不强烈,且成功率不高,对长传球技术运用过少。③中国女篮控球后卫队员不能主动的控制进攻节奏,发动抢攻的意识不强。④中国女篮控球后卫队员拼抢前场篮板球主动性较差。建议:①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女篮“多变、快速、灵活、准确”的整体战术打法,还要加强控球后卫队员的投篮得分意识,提高投篮得分意识,提高投篮的命中率。②积累丰富的大赛经验,加强控球后卫队员控制球,支配球能力的训练,增强在高对抗中合理的运用技术和应对关键比赛的能力。③增强平时教学比赛的对抗强度和拼抢意识,尤其要注重提高控球后卫队员对参与抢前场篮板球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