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李遇秋手风琴作品中的京剧因素解析
【6h】

李遇秋手风琴作品中的京剧因素解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遇秋成长背景

第一节 李遇秋成长经历

第二节 李遇秋的手风琴音乐创作经历

第三节 李遇秋生活环境中的戏曲流布概况

第二章《京剧脸谱》中京剧要素的运用--兼谈与其它应用京剧要素作品之比较

第一节 使用京剧要素创作的几部作品

一《打虎上山》(手风琴独奏曲)

二《唱脸谱》与《说唱脸谱》(流行歌曲,戏歌)

三《京剧瞬间》(钢琴独奏作品)

第二节《京剧脸谱》使用的京剧要素

第三章《前奏曲与赋格》中京剧要素的运用

第一节 钢琴曲《前奏曲与赋格》与手风琴曲《前奏曲与赋格》的异同

第二节 京剧要素的使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在投身手风琴作品创作的诸多专业作曲家中,李遇秋作为对中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壮大影响最大的作曲家,其无人可及的权威地位毋庸置疑。李遇秋一直以“创立中国学派,探索和发展适合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作品风格和演奏风格”为己任,在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领域,不断地求索。他的很多手风琴作品,各种传统音乐、民族曲调素材与西洋作曲技法被娴熟地融会贯通,呈现出新鲜而浓郁的民族特色。
   本文着眼于李遇秋作品中戏曲,主要是京剧要素的运用,将李遇秋手风琴作品中的京剧要素从动机的形成、进行手法、美学特征等方面的全面呈现作为研究目的,对他的两部作品《京剧脸谱》和《前奏曲与赋格》进行了分析。为了增强对比性,还选取了杨智的手风琴改编曲《打虎上山》、京歌《唱脸谱》《说唱脸谱》,和陈其钢的钢琴曲《京剧瞬间》作为参照作品,以便于对于李遇秋的作品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通过系统地介绍李遇秋的个人经历、音乐创作经历以及其生活环境中的戏曲流布概况,综合种种情况可以推知,作曲家童年以至青年时期都在革命战斗的硝烟中度过,虽然有抗中短暂的音乐学习和抗敌剧社(即战友歌舞团前身)中丰富的音乐表演经验,而且定居北京后也有很多机会与各种各样的戏曲接触。为了创作《京剧脸谱》,他也曾找专家专门学习。这为创作使用京剧要素的作品提供了可能性与保证。
   对《京剧脸谱》与《前奏曲与赋格》这两部使用了京剧素材的作品进行不同形式的解析。
   针对《京》,将《京》与上述几曲的京剧素材使用进行比较。在《京》中,二黄原板、散板、架子花脸的西皮流水、《夜深沉》等曲牌、《马腿儿》等锣鼓经等素材均有所体现。相比较其它几曲而言,《京》不管是从旋律、节奏还是音响效果,都在努力使用与京剧有关联的素材,追求有一种京剧的韵味。但是又没有一句确确实实、真真切切的就是京剧的原样。从使用的京剧素材的类型来看,也是纷繁多样,不拘于一两种的单一。
   而《前奏曲与赋格》的京剧要素使用部分则初步挖掘出了前奏曲的开头音乐与整个套曲中主题音乐两大方面。二黄散板的过门音乐、《小开门》和《哭皇天》等素材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作曲家李遇秋创作的诸多作品中,使用京剧要素的作品,只占很小的篇幅,但是本文正是通过这一个点,管窥了作曲家创作的历程。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多种多样的京剧要素的体现,它们充实和饱满了作品,推动作品步入了经典传世的行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