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中错位双链聚核苷酸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研究
【6h】

血清中错位双链聚核苷酸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 polyI:C12U药物介绍及其研究进展

1.1.1天然RNA的结构特征和作用

1.1.2聚核苷酸的简单介绍

1.1.3 polyI:C12U的介绍

1.2 polyI:C12U的定量测定方法

1.2.1紫外吸收法

1.2.2沉降法

1.2.3变性、复性和杂交法

1.2.4凝胶电泳

1.2.5示踪法

1.2.6液相色谱法

1.2.7毛细管电泳法

1.3研究意义

1.3.1动物试验的意义

1.3.2长期毒性试验的要求

1.4研究目的

1.5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polyI:C12U药物样品处理方法选择和仪器条件优化

2.1测定原理

2.1.1测定原理

2.1.2计算方法

2.2材料和方法

2.2.1实验材料

2.2.2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实验试剂

2.2.4实验方法

2.2.5实验数据处理

2.3结果与分析

2.3.1直接测定polyI:C12U原型法

2.3.2碱的影响

2.3.3高氯酸的影响

2.3.4酶的影响

2.3.5离心的影响

2.3.6缓冲溶液体系的选择

2.3.7缓冲溶液pH的选择

2.3.8缓冲溶液浓度的选择

2.3.9操作电压的选择

2.3.10检测波长的选择

2.3.11进样量的选择

2.3.12实验温度的选择

2.4小结

2.4.1样品处理条件

2.4.2空白处理条件

2.4.3最佳色谱条件

参考文献

第三章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polyI:C12U方法学考察

3.1材料与方法

3.1.1实验材料、实验仪器与设备、实验试剂

3.1.2实验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2.1标准曲线

3.2.2回收率实验结果

3.2.3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结果

3.2.4稳定性实验结果

3.2.5重复性实验结果

3.2.6方法学质量控制实验结果

3.3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polyI:C12U Beagle犬代谢产物

4.1材料与方法

4.1.1实验材料、实验仪器与设备实验试剂

4.1.2实验方法

4.1.3实验结果处理

4.2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polyI:C12U Beagle犬毒性代谢产物

5.1材料与方法

5.1.1实验材料

5.1.2实验仪器与设备

5.1.3实验试剂

5.1.4实验方法

5.1.5实验结果处理

5.2结果与分析

5.2.1方法学质量控制实验结果

5.2.2毒性代谢实验结果

5.3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错位双链聚核苷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通过调节机体自动免疫能力,激活体内RNA酶活性来降解病毒。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化学药物相比,它对病毒性疾病(流行性感冒、肝炎、爱滋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的治疗效果更好。polyI:C<,12>U是经过人工合成的此类抗肿瘤药物。高效毛细管电泳凭借其高效、快速、进样量少、灵敏度高、溶剂消耗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大分子分离测定中。本文利用该技术考察了polyI:C<,12>U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变化过程,得到了该药的毒性代谢情况,为此药物在临床应用提供了前期实验结果。实验突破了传统测试方式,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 论文主要分为以下6部分内容: 第一章介绍了polyI:C<,12>U的性质,综述了polyI:C<,12>U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提出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polyI:C<,12>U的原理,制定了样品前处理方案,优化了仪器条件。 第三章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polyI:C<,12>U的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方法学评估。 第四章利用此模型对polyI:C<,12>U在Beagle犬体内代谢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 第五章利用此模型对polyI:C<,12>U在Beagle犬体内长期毒性代谢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 第六章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指出了工作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设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