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6h】

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免疫系统及免疫细胞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应用

第三节 纳米技术的应用及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第四节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的基因纳米粒子

第五节 本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基因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前言

第一节 去内毒素质粒DNA的扩增和提取

第二节 壳聚糖及其修饰物与DNA形成的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第三章 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对初始CD4+T细胞的影响

第一节 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与THP-1共孵育后对初始CD4+T细胞的作用

第二节 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对初始CD4+T细胞的直接作用

第三节 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对初始CD4+T细胞的分化的间接影响

第四章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载基因纳米粒子对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摄入能力的影响

全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脱乙酰基转化而来的一种阳离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与带负电荷的DNA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纳米级颗粒,可使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基因载体材料,日益引起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壳聚糖作为基因载体的主要缺陷是转基因效率比较低,所以研究者们试图通过修饰以增加壳聚糖的转基因效率。我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显示,采用精氨酸和十六烷基修饰壳聚糖,可以明显改善其转基因效率。但修饰后的壳聚糖和DNA形成的纳米粒子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如何,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报道。 本研究选用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CGN)、精氨酸化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Arginine modified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ACGN)和十六烷基化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Hexadecylated modified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HCGN),并就其对初始T细胞和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1.制备去除内毒素的质粒DNA,壳聚糖及其上述两种修饰物与DNA按照N/P比4:1的比例采用复凝乳方法制备纳米粒子;采用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进行表征。结果:CNP、ANP和HNP的zeta电位分别为12.1—14.63 mV,粒径约为148.07—179.47 nm。 2.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初始CD4+T细胞(CD4+Tn)。Transwell体系由24孔培养板和Transwell小室组成,小室底部为具有0.1μm微孔的聚碳酸酯膜。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初始CD4+T细胞于小室内培养,THP—1细胞于24孔培养板中培养。将上述三种材料与DNA形成的纳米粒子分别以5μg/ml的浓度(以DNA的含量为标准,后同)与THP—1细胞共孵育12 h、24 h、48 h后检测THP—1细胞上清中IL-12的浓度和初始CD4+T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IL—4、IFN—γ的浓度,以观测纳米粒子是否刺激初始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增加,从而判断纳米粒子刺激初始CD4+T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显示48h内不会引起初始CD4+T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IL—4、IFN—γ分泌增加,即不会引起初始CD4+T细胞的分化。 3.人初始CD4+T细胞与上述5μg/ml的三种纳米粒子共孵育,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以后分别取上清,离心,分别检测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基因纳米粒子并未刺激初始CD4+T细胞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说明纳米粒子不会直接激活初始CD4+T细胞。 4.初始CD4+T细胞接种到一个24孔板中,细胞密度为1×105,每孔1 ml,设六组,每孔加入5 ng/ml的人重组细胞因子IL—4(R&D System3×104IU/μg),另一24孔板设计同上,不同之处在于向初始CD4+T细胞培养基中加的细胞因子是人重组IFN—γ(R&D System2×104IU/μg)。结果显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基因纳米粒子不会影响人重组IL—4或IFN—γ刺激后的初始CD4+T细胞向Th1和Th2的分化。 5.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荧光标记壳聚糖及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标记后的壳聚糖与DNA制成基因纳米粒子,以3.125μg/ml,6.25μg/ml,12.5μg/ml(以DNA量计)加入THP—1细胞中,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的摄入率。结果显示THP—1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入随着纳米粒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等浓度下,THP—1对CGN的摄入比ACGN高,可能因ACGN的亲水性比CGN高,从而减弱了免疫调理作用有关。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CGN、ACGN和HCGN对T淋巴细胞分化均不产生明显影响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