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和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及抗菌药物干预
【6h】

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和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及抗菌药物干预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缩略词表(按字母顺序)

摘要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分析与讨论

小 结

参考文献

附 录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 谢

综述创伤弧菌致病因素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肝组织内毒素受体CDl4的基因表达、NF-κB活性和促/抗炎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基因表达以及抗菌药物头孢哌酮钠联用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对其的干预效应. 方法: 1.清洁级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分11组,每组10只,第1组:正常对照组(NC组).第2~6组:创伤弧菌脓毒症组(VV组),予双后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浓度为9×10<'8>cfu/ml,剂量为1m1/100g),构建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该组大鼠分别在注射创伤弧菌后2h、6h、9h、12h、16h时活杀,各时相点动物数均为10只.第7~11组:创伤弧菌脓毒症联用抗菌药物干预组(AA组),予双下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浓度、剂量同上),从注射创伤弧菌后6h起,予腹腔注射(ip)头孢哌酮钠(180mg/kg)和乳酸左氧氟沙星(18mg/kg),每日2次,分别在注射创伤弧菌后9h、12h、16h、36t1、2周时活杀,各时相点动物数均为10只.无菌取部分肝组织于液氮中保存待用. 2.观察VV组和AA组大鼠在染菌及药物干预后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情况的改变,随机取VV组6h时间点和AA组2周时间点大鼠各1只,无菌取血后予常规血培养创伤弧菌. 3.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各组大鼠肝组织总R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浓度,以总RNA为模板,逆转录成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以大鼠CD14、TNF-α、IL-10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结果用凝胶成像系统成像,Quanity One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以(目的基因/β-actin)为该基因表达的相对值. 4.提取各组肝组织细胞核蛋白,用Bradford法测定核蛋白浓度,采用生物素标记的NF-kB标记探针,使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EMSA)测定各组肝组织NF-kB的活性. 5.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2.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1.VV组染菌4h,大鼠出现呼吸急促、皮温升高、下肢肿胀,且症状进行性加重,染菌12h后大鼠出现紫绀、间断抽搐等;AA组在药物干预后上述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未见抽搐,大鼠均存活,取VV组6h时间点大鼠血培养可见创伤弧菌生长,AA组2周时间点大鼠血培养未见创伤弧菌生长. 2.正常大鼠肝组织CDl4mRNA表达量极低,VV组染菌2h、6h、9h、12h、16h的CD14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以染菌2h、6h为最高.AA组染菌后9h肝组织CD14mRNA表达量仍明显高于NC组(P<0.05),后逐渐降低,AA组染菌12h、16h、36h、2周的CDl4mRNA表达量与NC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相同时间点的VV组相比,染菌9h、12h、16h时的AA组CD14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 3.正常大鼠肝组织NF-kB活性较低,VV组染菌2h的肝组织NF-kB活性即达到高峰,较NC组明显增高(P<0.05),后肝组织NF-kB活性逐渐减少,但VV组染菌6h、9h、12h、16h肝组织NF-k B活性仍明显高于NC组(P<0.05).AA组染菌后9h、12h肝组织NF-kB活性仍显著高于NC组(P<0.05).后逐渐减低,AA组染菌16h、36h、2周的肝组织NF-kB活性与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相应时间点的VV组相比,从组染菌9h、12h、16h的肝组织NF-kB活性明显降低(P<0.05). 4.正常大鼠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量较低,VV组染菌后2h、6h、9h、12h、16h的大鼠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C组(P<0.05);VV组染菌后9h、12h、16h的大鼠肝组织IL-10表达量亦明显高于NC组(P<0.05);AA组染菌后9h、12h肝组织TNF-α mRNA 表达量仍明显高于NC组(P<0.05),后逐渐低至正常,染菌16h、36h、2周的TNF-α mRNA表达量较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A组染菌后9h、12h、16h的IL-10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NC组(P<0.05),后逐渐降低,染菌36h、2周的IL-10 mRNA表达量较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相应时间点的VV组相比,AA组染菌16h肝组织TNF-α mRNA和IL-10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1.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肝组织CD14 mRNA表达量在脓毒症早期即达高峰,脓毒症过程中表现为持续增高,创伤弧菌脓毒症早期肝组织NF-кB活性即达高峰,创伤弧菌脓毒症早期肝组织TNF-αmRNA明显升高,脓毒症中后期肝组织IL-10 mRNA才逐渐增多. 2.及早使用头孢哌酮钠和乳酸左氧氟沙星可明显减低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肝组织CD14mRNA表达水平、肝组织NF-кB活性、以及肝组织TNF-α mRNA和IL-10mRNA表达水平.头孢哌酮钠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可显著减少创伤弧菌脓毒症时内毒素受体的表达,抑制NF-кB活性,有利于机体致炎/抗炎平衡恢复. 3.头孢哌酮钠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改善创伤弧菌脓毒症的感染症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