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病理性近视眼标准闪光视网膜电图的特征描述
【6h】

病理性近视眼标准闪光视网膜电图的特征描述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病理性近视眼临床检查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闪光视网膜电图是视网膜在闪光刺激下产生的一组总和电反应,是研究视网膜功能状态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描述病理性近视眼,标准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ectroretinography,F-ERG)的特征. 方法: 对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行后巩膜加固术的病理性近视连续病例,进行术前F-ERG记录和测量.并按矫正视力将病理性近视患眼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所有的标准F-ERG均应用RETIport32 3.5.6德国罗兰的视觉电生理系统测定.对象共63只眼,其中男性22只眼,女性41只眼,年龄在20-50周岁之间.等效球镜范围: -17.97±4.31(D)[-10.0D,-27.25D]. 最佳矫正视力范围:0.46±0.29[0.04,1.0].本研究共分四组,所有病理性近视患眼为病理性近视眼组(以下简称总体组),将其中矫正视力≥0.4的病理性近视患眼定义为病理性近视眼1组(以下简称组1),矫正视力<0.4的病理性近视患眼定义为病理性近视眼2组(以下简称组2).对照组为本实验室正常对照组,来源于正常眼、一眼外伤或单眼患病者的健眼,均经各项检查确诊为正常眼.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1、病理性近视眼总体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视杆细胞反应的b波幅值,最大综合反应的a波、b波幅值,振荡电位的P2波幅值、振荡电位幅值总和,视锥细胞反应的a波、b波幅值,以及30HZ闪烁光反应的N1-P1幅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最大综合反应的a波峰时,振荡电位的P2波峰时,视锥细胞反应的a波、b波峰时,以及30HZ闪烁光反应的P1波峰时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视杆细胞反应、最大综合反应的b波峰时和30HZ闪烁光反应的P1-P2与正常组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1):此外,其最大综合反应的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2、组2(矫正视力<0.4)与组1(矫正视力≥0.4)相比,其视杆细胞反应的b波幅值,最大综合反应的a波、b波幅值以及振荡电位的P2波幅值明显低于组1(矫正视力≥0.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振荡电位幅值总和,视锥细胞反应的a波、b波幅值和30HZ闪烁光反应的N1-P1幅值与组1(矫正视力≥0.4)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1);其最大综合反应的的a波峰时,视锥细胞反应的a波峰时及30HZ闪烁光反应的P1波峰时较组1(矫正视力≥0.4)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视杆细胞反应、最大综合反应、视锥细胞反应的b波峰时,振荡电位的P2波峰时和30HZ闪烁光反应的P1-P2与组1(矫正视力≥0.4)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1);此外,其最大综合反应的b/a与组1(矫正视力≥0.4)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病理性近视眼的标准F-ERG的特征表现为视杆细胞反应、最大综合反应、振荡电位、视锥细胞反应和30HZ闪烁光反应的各波幅值降低,大部分峰时延长,说明视网膜光感受器层和视网膜内层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此外,病理性近视眼最大综合反应的b/a明显升高,说明视网膜外层的损害可能较内层重.矫正视力<0.4组视杆细胞反应、最大综合反应及振荡电位的各波幅值明显低于矫正视力≥0.4组,而视锥细胞反应和30HZ闪烁光反应的各波幅值与矫正视力≥0.4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矫正视力<0.4组部分峰时较矫正视力≥0.4组延长,这可能说明随着病理性近视病变程度的加深,视网膜电图暗反应的改变较明反应更为敏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