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问题研究——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
【6h】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问题研究——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导言

二、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及融资现状

三、发达国家企业债券融资:理论分析与实践启示

四、制约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成因分析

五、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对策与措施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当程度上归因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民营企业得到的体制内金融支持极其有限,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融资瓶颈的制约,这与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因此,需要积极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破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从而推动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债券融资以其独特的融资优势,成为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在直接融资中占据统治地位。但在我国的企业融资结构中,债券融资所占的比例很低,而且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基本上为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受到政策管制。近几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民间要求发展企业债券融资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管理部门也充分认识到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民营企业发债将成为现实的可能选择。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浙江省为研究范围,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以点见面,对我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相关的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二部分在客观描述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浙江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了浙江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其中重点关注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环境。第三部分对企业债券融资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阐明了企业债券融资的比较优势及其公司治理机制,并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公司债券融资实践经验的介绍,探讨其对我国发展企业债券融资的启示。第四部分,从法律、偿债保障机制、交易机制和市场认知四个方面着手,深入剖析了制约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在前面几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建立和健全企业债券法律法规体系、加快企业偿债保障机制建设、完善企业债券融资组织体系建构、加大企业债券产品创新力度、加强企业债券宣传力度等措施在内的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基本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