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俞绂棠音乐创作研究
【6h】

俞绂棠音乐创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述评

(四)方法选择

(五)创新点

一、创作经历与音乐贡献

(一)创作经历

1.早期音乐创作(1936年—1941年)

2.中期音乐创作(1950年—1956年)

3.晚期音乐创作(1976年—1992年)

(二)音乐贡献

1.教书育人

2.理论研究

3.音乐创作

二、创作类型与作品举证

(一)声乐创作与作品举证

1.独唱曲创作

2.合唱曲创作

3.民歌改编曲

4.作品举证

(二)民乐创作

1.小型民乐曲

2.大型民乐曲

3.民乐改编曲

三、作品分析与创作风格

(一)歌曲作品分析

1.旋律旋法

2.调式调性

3.风格特征

4.词曲关系

(二)民乐作品分析

1.乐队编配

2.复调手法

3.和声织体

4.音乐风格

(二)合唱作品分析

1.和声织体

2.曲式结构

3.词曲结合

4.创作技法

(四)创作风格

1.时代风格

2.民族风格

3.本土风格

四、创作评价与创作缺失

(一)音乐创作评价

1.声乐创作

2.器乐创作评价

(二)音乐创作局限

1.体裁性局限

2.流传性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俞绂棠主要创作年表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俞绂棠(1914-1992)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位历史人物,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作为音乐教育家,俞绂棠不仅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音乐文化的传播,为培养优秀音乐师资不懈努力和追求,也为浙江音乐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所撰写的许多文章仍具备很大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充实了我国音乐研究的理论宝库;作为作曲家,为适应我国近现代各个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和革命的需要,以及满足广大群众审美的需求,创作有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101首,丰富了我国音乐创作的作品宝库。然而,对于纵观各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材,对于俞绂棠的研究并未深入和拓宽,对俞绂棠的历史评价也并未完全到达客观公正,由此本文将选取俞绂棠及其音乐创作作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部分开展研究叙述。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俞绂棠的创作经历以及音乐贡献,主要包括其各个时期的创作经历,还有就是其重要的音乐贡献包括其重要的音乐成果以及特殊的音乐理论阐述;第二章主要是分析了俞绂棠的作品以及分类特征,通过介绍其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音乐作品,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同样具有不同的特色,以及独唱曲、民乐曲以及合唱曲是如何分类以及这三类音乐作品中俞绂棠的主要音乐特色以及音乐风格;而第三章则是对其作品的音乐形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主要是简要阐述了俞绂棠的各种音乐类型的代表作以及其音乐形态(包括和声织体,伴奏织体以及旋律的配合等);最后一章则是介绍了其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缺失对现实生活中造成的影响,音乐作品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传承价值非常重要,至少在未来的音乐生活中会深深地影响着后继的音乐工作者。
   近年来,“重写音乐史”的话题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多方争论,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对于因为历史政治原因或者各种主观意识的倾向,而被历史编写者们所忽视的那些曾经为中国音乐创作和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音乐教育家和音乐创作者,都应在新时代里被赋予属于他们应有的评价,被安置准确的历史位置之上。希望本文对俞绂棠的个案研究,可以达到补充和丰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