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培养模式探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6h】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培养模式探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1.第二语言教师培养相关研究

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相关研究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培养相关研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设计

一、我国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培养模式

(一)MTCSOL(外国留学生)的产生与发展

(二)MTCSOL(外国留学生)的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2.入学形式

3.培养方式

4.质量控制

(三)MTCSOL(外国留学生)培养与MTCSOL(中国学生)培养的异同

二、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培养模式

(一)浙江师范大学MTCSOL(外国留学生)基本情况

(二)浙江师范大学MTCSOL(外国留学生)具体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2.入学形式

3.培养方式

4.培养质量

三、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培养模式的问题探析

(一)学生素质问题

(二)课程设置问题

1.课程数量

2.课程结构

(三)实习机制问题

(四)就业问题

四、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培养情况及借鉴

(一)TESOL专业培养情况

1.入学申请

2.课程安捧

3.实习安排

4.TESOL证书

(二)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培养情况

1.入学条件

2.课程设置

3.实践方式

(三)TESOL专业和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对MTCSOL(外国留学生)专业的启示

1.重视学生本身的语言水平

2.课程设置方面

3.实习实践方面

4.职业资格认证

五、MTCSOL(外国留学生)培养模式相关设想

(一)国家层面

1.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2.调整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二)学校层面

1.招生入学

2.师资组建

3.实习实践

六、总结和展望

(一)开展以教学为目的的汉语本体研究

(二)加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机制的深入研究

(三)进一步开展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研究

(四)开展第二语言教学教材编写、教学管理、测试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汉语热席卷全球。同时,作为国家文化输出的载体—汉语国际推广也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是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汉语推广的力度也全方位的加大,因此引发了国际汉语教师市场的巨大缺口。培养本土汉语教师成为弥补国际汉语教师匮乏的手段之一。因此,我国政府设立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Languages,简称MTCSOL),提供“外国汉语教师奖学金”,招收优秀外国留学生进入该专业学习,以期培养出更多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MTCSOL从2009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经拥有了三年的培养实践。这样一个缺乏历史经验的新兴专业,肯定会经历不断实践、总结、反思和完善的过程。该专业成立之初,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就专门下发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及要求、招生形式、课程设置、实践形式、毕业管理等方面对该专业的培养进行了说明和指导。而各培养单位则在该指导性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的培养方案。
   浙江师范大学从2009年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单位,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即为外国留学生。到目前为止,已招收了4届73名学生。
   本文通过对十余位已毕业或在读学生的访谈、14位授课教师的调查和个别访谈,总结梳理出浙江师范大学的该专业培养在招生、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论文写作以及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学生入学时水平参差不齐对教学的影响;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数量过多,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三、教学实习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指导;四、论文写作质量不高;五、学生就业困难。
   同时,笔者对相类似的专业:英美国家的TESO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业和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的培养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总结出两个专业值得借鉴之处。
   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之上,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并借鉴相关专业的经验,对该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一定的设想。在国家层面上包括:一、采取“订单式”培养机制;二、整合改进课程设置和安排;三、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在学校层面上包括:一、规范招生入学;二、打造专业师资队伍;三、建立实践基地。
   最后,为进一步促进该专业的长足发展,本文建议应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开展以教学为目的的汉语本体研究;二、深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机制的研究;三、进一步开展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研究;四、开展第二语言教学中教材编写、教学管理、测试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