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结构与测量
【6h】

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结构与测量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

2 研究的意义

3 概念界定

4 研究内容

5 研究假设

6 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 《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的编制

1 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的结构探讨

2 项目筛选与分析

3 效度检验

4 信度检验

5 常模研究

6 小结

第四部分 基督徒宗教应对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小结

第五部分 总体讨论

1 关于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的结构

2 关于《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编制中的问题

3 关于常模制定的问题

4 关于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六部分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预试项目举例

附录2 《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正式项目举例

附录3 选取被试访谈的部分内容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宗教应对方式是西方宗教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并且也是研究宗教信仰与心理、生理健康关系的中介因素和调节变量。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学科背景,国内外对宗教应对方式的理解和使用存在明显差异,国内尚无本土化的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的测量工具,以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为主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基督徒的宗教应对方式进行基本理论研究,明确其内涵与结构要素,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一份针对基督徒的宗教应对方式量表,不仅对我国信教群众的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加强国际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的概念界定及结构模型假设;采用质性访谈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了“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Religious Coping Scale of Christians,简称RCSC);使用“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指数”,探讨了984名有效基督徒被试的宗教应对方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基督徒的宗教应对方式是指基督徒在面对应激事件时,使用宗教认知、宗教行为、宗教情绪和教徒内人际互动来理解并促进问题解决,以及预防或缓解情绪痛苦和生理不适,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两大类。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是指基督徒建立在与上帝的安全和信任的关系上,从事件中寻求积极意义,向上帝祈求引导和帮助,寻求教会成员所给与的精神上的、情感上和物质上等任何形式的帮助,通过自我反省、改变过往不良行为或更多地参与宗教活动,以此获得上帝的喜悦和认可,从信仰中获得感恩、平静、喜乐等积极情绪促进问题的解决。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是指基督徒建立在与上帝的不安全和怀疑的关系上,从事件中觉察出消极意义,回避与上帝和教会的接触,怀疑上帝的权能,内心充满了愤怒、埋怨、绝望等消极情绪阻碍了问题的解决。
   (2)质性软件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证实了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的维度建构的合理性。全量表共33个题目,其中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21个题目,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12个题目。信度、效度检验的主要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示,修订后的测量模型的拟合指标较为良好,其中x2/df为3.62、CFI为0.98、NNFI为0.97、NFI为0.97、RMSEA为0.052、SRMR为0.051,说明该量表的构想效度符合预期;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504,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相关系数为-0.472.说明其校标关联效度较高。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这一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3,其分半信度为0.898;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这一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5,其分半信度为0.804。两周后这两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41和0.857,表明“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的信度指标较为理想。
   (3)本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常模标准。采用以平均分为50,标准差为10的T分数,将平均数以上1个标准差(即T分数大于60)界定为宗教应对方式高分者,平均数以下1个标准差(即T分数小于40)界定为宗教应对方式低分者。对高低分组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描述。
   (4)使用“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指数对984名中国基督徒的宗教应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基督徒在积极的和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的均分分别为3分和2分左右,说明基督徒经常使用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偶尔使用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在性别、居住地、年龄、婚姻状况、信主时间、父亲和母亲是否主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教育程度变量上差异不显著。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预测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时,生活满意度、抑郁、年龄、信主时间和居住地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中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的预测最为显著;在预测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时,抑郁、生活满意度和婚则状况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中抑郁的预测最为显著。同时,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与抑郁显著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与抑郁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