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研究——以在杭若干高校为例
【6h】

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研究——以在杭若干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二、激励理论和激励机制含义

(一)激励的经典理论

1.过程型激励理论

2.内容型激励理论

3.综合型激励理论

4.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二)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的含义

2.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

三、在杭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一)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特点及需要分析

1.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界定

2.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特点

3.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需要分析

(二)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现行激励机制状况调查

1.开展调查的基本情况

2.总体调查分析

(三)现行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主要问题

1.激励的内容单一

2.激励的形式单调

3.绩效考评的程序单一

(四)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基层行政队伍建设意识薄弱

2.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3.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四、完善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主要原则

1.科学原则

2.人本原则

3.整体原则

4.开放原则

(二)建立激励机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关系

2.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的关系

3.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

(三)完善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1.建立基层行政人员的发展、培训机制

2.建立轮岗和交流机制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4.建立客观、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5.建立和完善全员聘用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是指在高校中从事行政管理事务工作的科级及以下的干部与职工,位于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他们平时主要从事具体的行政工作及事务性的工作。随着高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行政工作也日益凸显繁重,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压力日渐加大。随着高等学校各项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得基层行政人员面临的职务晋升、学历提升、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困难和压力越来越沉重。然而,随着高校行政工作日益繁重,特别是这些因素影响了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给高校正常的行政管理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因而,有必要更多地关注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和主动性问题,分析制约能动性和主动性发挥的因素,制定对策,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建立完善的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是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高校较快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只有深入研究并及时构建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本文采用了文献搜集法、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逻辑推理法、归纳法等方法,对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性探讨。分析了现阶段开展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激励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对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这一群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杭州几所高校为例,对当前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激励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探索了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构建原则和总体框架,分析研究了一套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激励机制。
  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以及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激励理论和激励机制。介绍了激励和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在杭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现状分析。以在杭若干高校为例调查分析了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激励机制的现状。从调查入手,客观描述了各高校的现状,归纳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完善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总结归纳了构建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主要原则,阐述了建立激励机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并进一步设计了完善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