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特定信息技术知识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6h】

特定信息技术知识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师中采纳与扩散的过程是指政府部门、教研机构、企业、学校等为主体的推广者让中小学教师了解并采纳信息技术来促进创新教学的过程。从过去的计算机、投影仪到现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应用于教育领域。然而,并不是每一种新事物都能被教师所接受和扩散,都能被教师很好的应用于教学中。中小学教师为什么接受或者不接受、扩散或者不扩散某个新事物?为什么有的新事物能够持久的被教师使用下去,有的却中途而止?本研究针对中小学教师知识扩散遇到的现实问题,分析总结出阻碍知识扩散的四重障碍:教师障碍、知识障碍、路径障碍和组织障碍。最后提出研究问题,如: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是如何在中小学进行扩散?它扩散的决策过程如何?它扩散的一般模式是什么?影响它扩散效果的因素又有哪些?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主要对中小学教师知识扩散相关文献进行综述,首先界定教师知识、特定信息技术和知识扩散的基本概念,然后对国内外知识扩散研究现状和国内外信息技术知识扩散影响因素做出相应的综述。第二阶段,从知识扩散的角度出发,以金华市某一小学的教师为节点,以一种特定的信息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为例,以它们之间的交流联系为边,对该校所有教师所构成的知识扩散网络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分别从整体网络结构、中心性、凝聚子群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访谈法,最终得出信息技术知识扩散的决策过程和一般模式。第三阶段,基于已有的研究理论和成果,构建初始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以一种特定的信息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为调查内容,编制中小学教师知识扩散量表和影响因素问卷,然后在选定的小学教师样本中展开调查,并基于AMOS结构方程构建信息技术知识扩散影响因素的最终模型。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三个:第一,是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某个具体小学的知识扩散网络,绘制出该校教师知识扩散网络结构图,了解一种特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扩散的总体情况,从而揭示小学教师知识扩散的机理,并结合访谈,得出信息技术知识扩散的决策过程和一般模式。第二,本研究可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信息技术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模型,得到影响信息技术知识扩散效果主要有教师个人、知识属性、扩散路径和学校系统等四个外部因素。第三,本研究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有效扩散提出可行性策略,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设计提供新的方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