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因分析与防治——以温州市为例
【6h】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因分析与防治——以温州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二、温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现状及特点

(一)犯罪现状

(二)犯罪特点

1.违法犯罪以侵财、伤害为主

2.犯罪目的功利化

3.有严重心理问题和人格缺陷的违法犯罪多

4.犯罪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5.犯罪趋于团伙化、智能化

三、温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因分析

(一)个体成因

1.教育缺失问题

2.心理健康问题

3.工作缺失问题

(二)制度成因

1.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2.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3.社会支持网络不足

(三)环境成因

1.居住环境边缘化

2.社会环境分层化

3.文化环境沙漠化

四、温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防治

(一)制度防控

1.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结构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促进就业

(二)管理防控

1.加强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

2.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3.提高预防、打击犯罪能力

(三)优化环境

1.加强媒体宣传,营造群体良好形象

2.加强社会帮扶

3.丰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前,农民工的群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新生代农民工代替第一代农民工成为进城劳动大军的主要组成部分。面对绚烂纷繁的城市生活,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机遇更多,压力也更大,融入城市的渴望更加强烈。但是这种高预期受到现实生活的巨大挑战,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为迅速改变现状,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成为当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大隐患。它不仅影响到了城市的和谐与发展,甚至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不稳定。
  温州市是浙江省外来农民工主要流入地之一,治安形势复杂。近年来年刑事发案一直在10万起左右,“两抢”案件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占一半以上,已成为平安温州建设的重要阻碍。调查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心理健康、社会网络等个体性、制度性和环境性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呈现较为明显的轻龄化、团伙化、季节性和侵财性等特征,需要通过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创建社会融入机制、优化社会帮扶体系、完善保障体系等手段形成集制度防控、管理防控和环境优化等为一体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温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温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成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提出温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防治对策,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