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6h】

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选题的目的

2.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二、微博的基本概述

(一)微博的概念界定

(二)微博的基本特征

1.信息发布门槛低,使用便捷

2.信息传播快速、开放、互动性强

3.信息的内容丰富多样,呈现碎片化形态

(三)微博与其他自媒体的差异

1.微博与手机短信的差异

2.微博与博客的差异

3.微博与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差异

三、微博在高校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现状

(一)微博在高校学生中的认识和使用现状

1.基本情况

2.微博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的原因

(二)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行性和使用现状

1.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2.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情况

四、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微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契机

1.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2.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合力的形成

4.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二)微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冲击了传统教育载体的地位和功能

2.冲击了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学习生活习惯

3.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

4.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环境

五、微博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树立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1.树立理性的“微博观”

2.提高高校师生的微博素养

(二)完善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架构

1.完善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障

2.完善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保障

3.完善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保障

4.完善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保障

(三)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微博平台的作用

1.充分发挥党政干部微博平台的导向作用

2.充分发挥辅导员微博平台的服务作用

3.发挥专业教师微博平台的浸润作用

4.发挥大学生同辈群体微博平台的自我教育作用

(四)合理规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的教育内容

1.坚持主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2.以“生”为本,提供适应需求的多类型信息

3.综合运用技术和法律手段加强微博信息管理,建设“绿色微博”

(五)强化微博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机结合

1.利用微博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提升第一课堂的教学实践

2.利用微博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教育效果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校学生微博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介,凭借自身低门槛、迅捷、互动性强等特点和强大的实用功能,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俨然成为耀眼的网络新星。特别是在思想活跃的高校学生群体中广受亲睐,成为其学习生活当中的重要信息来源和社交媒介,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带来了深刻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机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研究如何有效地借助微博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显得十分有意义。
  本研究从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处的现实情境出发,从两者相互间的关系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校学生对于微博的使用和认知现状,并从微博自身独特的功能和特点、高校学生成长的特点及学习生活的需求这两方面分析了微博在高校学生中广泛流行的原因,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相关理论推导出结论,即将微博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并在此基础上,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等方面分析微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探索出将微博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整套具体对策,进而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要进一步树立利用微博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既要树立理性的微博认知,又要致力于不断提高高校师生的微博素养;二是要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物质支持和法制护航等几方面,完善微博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架构;三是要搭建党政干部、辅导员、专业教师、大学生同辈群体等的专业思政教育微博平台,并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导向作用、服务作用、浸润作用和自我教育作用;四是要合理规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的教育内容,并综合运用技术和法律手段加强微博信息管理,建设“绿色微博”;五是要将微博与其他教育载体有机结合,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