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与网络媒体关系研究
【6h】

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与网络媒体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政府危机管理

(二)网络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三)网络媒体环境下危机管理的特点

三、政府与网络媒体在危机管理中各自的角色定位

(一)网络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1.积极角色

2.消极角色

(二)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1.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2.政府是信息的收集者

3.政府是危机的预警者和善后者

四、我国政府与网络媒体现存的关系

(一)网络媒体是危机管理中信息收集、公开的新平台

(二)网络媒体成为政府反腐的揭露者

(三)政府与网络媒体互助合作关系

1.危机的突发性决定了政府不是唯一主体

2.危机的紧迫性需要两者互动

3.危机信息极度缺乏使网络媒体必然成为主体

4.政府与网络媒体互助合作关系初步构建

(四)政府“自闭式”危机管理模式与“开放式”网络特性存在矛盾

五、有些地方政府在处理两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地方政府把媒体看成可控媒体

1.“喉舌”说盛行

2.监督与管制

(二)有些地方政府不敢面对网络媒体

1.“捂”政府:信息过度控制

2.“开放”网络媒体:舆论泛滥

(三)政府制定相关法律落后

六、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网络媒体关系优化对策

(一)树立网络媒体视野下的危机管理意识

1.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2.正确认识网络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二)政府与网络媒体形成互动协作关系

1.政府与网络媒体互助合作关系尚未完全形成

2.政府与网络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合作关系

(三)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危机信息

1.制定和完善信息公开法律法规

2.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四)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

1.加强危机立法工作

2.建立行为鉴别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世纪以来,危机事件的出现呈井喷态势。数不胜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愈演愈烈的公共食品安全事件、日趋严重的特大自然灾害、以及日益频繁的重大安全事故灾难等诸多危机,给政府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依靠政府的力量面对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各类公共危机显然难以有效应对,所以我国危机管理系统应吸纳媒体、公众、非政府组织(NGO)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危机管理的治理结构。
  通过对2013年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的热点事件的受关注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至少有20件,超过30%的热点事件是由于网络的传播而引发公众关注的。互联网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涉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并且自由度最高的大众媒体,有着非常巨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性、自由行和大中性的特征,在公民权利的保护、监督公共权利以及维护公共秩序、伸张公众道德问社会问题中,网民们能够通过互联网大幅度的切入,不断的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特别是对于公共危机而言,由于其突发性和带来影响的公众性和危害性,更是成为了广大民众关系的焦点,自然也就是网民们关注的热点。
  危机事件的特点,如复杂性、传播性、公共性、大众型等,使处理危机事件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事件。公共危机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人们难以预测危机的发生时间、方式和内容以及危机带来的危害,因此,在危机发生时,政府需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和应对措施。但是,公众对于危机事件又由强烈的满足要求,他们要求第一时间掌握危机事件的发展状态,因而,需要网络媒体等各种媒体的参与。最高决策中心必须向各级政府和各部门授权,进行权力的合理配置,同时课以相应责任。因而,需要网络媒体等媒体作为危机管理信息传播的主体,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危机发生的时候,信息资源是极为有限的,而报纸和电视等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网络媒体则能够打破这些限制,将危机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受众随时随地可以了解危机的动态信息。在危机事件处理上,政府与网络媒体之间要构建良性互动的关系,全社会形成危机事件处理机制体系才能够促进危机良好解决。
  现代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化、个性化,这也推动了网络危机事件朝着更加互动式的方向发展,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关注度更高。在此种背景下,给政府管理网络媒体环境,展开网络媒体公关,管理网络危机带来了新的难题。本文在进行网络危机管理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网络媒体之间互主体的关系,进而分析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改善和优化政府与网络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关系的对策,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网络媒体互主体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为塑造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网络媒体合作互动的良好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