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学生手机移动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6h】

高校学生手机移动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时代背景

1.1.2 现实需求

1.1.3 存在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移动学习

2.1.2 手机移动学习

2.2 手机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2.2.1 国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2.2.2 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2.2.3 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

2.3 TAM模型相关研究

2.3.1 技术接受模型的相关理论研究

2.3.2 技术接受模型的相关实证研究

3 模型建构与研究假设

3.1 模型提出

3.2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3.2.1 网络质量

3.2.2 感知自我效能

3.2.3 个体创新性

3.2.4 感知有用性

3.2.5 感知易用性

3.2.6 沉浸体验

3.2.7 主观规范

3.2.8 感知成本

3.2.9 调节变量

4 研究设计与方法

4.1 问卷设计

4.2 试测及修改

4.2.1 试测对象

4.2.2 试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4 数据分析方法

5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信度分析

5.3 正态分布检验

5.4 验证性因素分析与效度检验

5.4.1 内部一致性检验

5.4.2 聚敛效度与区别效度检验

5.4.3 模型适配度检验

5.4.4 模型修正

5.5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5.5.1 路径分析

5.5.2 多群组分析

5.5.3 最终模型及假设结果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建议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点

6.2.2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智能手机在高校中的普及、移动流量资费和手机价格的降低、操作界面与人机互动的优化等优势,促使手机移动学习的潜力逐日凸显。了解高校学生手机移动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是顺利开展手机移动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促进大学生对手机移动学习行为的产生,普及手机移动学习应用,本研究探索了影响高校学生手机移动学习行为意向的因素。
  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大量文献、专家咨询、与部分高校学生进行非结构访谈,在继承TAM模型核心变量的基础上,并综合考虑手机移动学习环境自身特点,构建了高校学生手机移动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选取四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对获取的406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检验模型与假设。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经过修正后与实际数据基本适配,高校学生对手机移动学习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仍然是制约行为意向的关键因素。(2)感知自我效能、网络质量、个体创新性、主观规范和沉浸体验是影响高校学生手机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3)感知自我效能通过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行为意向,网络质量通过感知易用性和沉浸体验间接影响行为意向,个体创新性通过感知易用性间接影响行为意向,主观规范和沉浸体验对行为意向有直接影响作用。(4)个体创新性对行为意向的关系并未达到预期假设,即个体创新性对行为意向没有直接影响作用,而是通过影响感知易用性间接影响行为意向。(5)感知成本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不显著。(6)性别、年级和专业类别在模型中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验证了部分研究假设,即挖掘了影响高校学生手机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与建议将有助于教学设计者、教学资源开发者、教学实施者、组织者等更加有效地开展手机移动教学,进而促进高校学生手机移动学习广泛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