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发展援助在卢旺达的有效性研究
【6h】

国际发展援助在卢旺达的有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提出

2.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1.国际发展援助(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id,IDA)

2.援助有效性(Aid Effectiveness)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大屠杀”后国际对卢援助及其成效分析

(一)“卢旺达大屠杀”

(二)“大屠杀”后国际对卢援助概况

1. “大屠杀”之前援助概况

2. “大屠杀”后国际对卢援助历程

3. “大屠杀”后国际对卢援助的特点

(三)“大屠杀”后国际对卢援助成效

1.过渡期援助的有效性

2.发展期援助的有效性’

二、有效性原因分析:基于国际发展援助的体系层次

(一)“新兴援助体”的兴起

1.“新兴援助体”的崛起

2.“新兴援助体”的作用

3.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援助体对卢旺达的援助

(二)“援助有效性”议题得到关注

1. “援助有效性”议题的提出背景

2. “援助有效性”议程的演变

3. “援助有效性”议程对卢的意义

(三)援助的可持续性问题得到重视

1.可持续性援助的重要性

2.国际对卢援助可持续性的重视

三、有效性原因分析:基于卢旺达的单元层次

(一)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提高援助的靶向性

(二)重建援助管理体系,提高援助的管理水平

1.援助管理体系的重建

2.援助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

(三)强调“自主性”原则,争取合作中的主动权

1. “条件性”外援吸收原则

2. “限制性”援助领域分工

(四)自主发展,力求援助实践的本土化

1.双层援助架构:千年发展目标和2020远景规划

2.双层援助政策:《巴黎宣言》和《援助政策》

(五)主动赋权,引导公民参与减贫

1.减贫的关键在于赋权和参与

2.卢旺达赋权和参与事业的发展

四、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1994年,卢旺达内战演变为震惊世界的“种族大屠杀”,致使卢旺达遭遇空前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为了帮助卢旺达走出“大屠杀”的阴霾,国际社会开始了漫长的援卢历程。从1994年到1999年,国际社会致力于帮助卢旺达摆脱人道主义危机,恢复和重建卢旺达。2000年之后,随着国际发展援助议题的变化和卢旺达国内形势的改善,国际发展援助开始转向卢旺达的减贫和发展领域。就援助效果而言,卢旺达不仅完成了战后的重建,而且在减贫和发展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非洲的榜样。在当今援助无效、援助死亡等质疑声盛行的当下,国际发展援助在卢旺达却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效,这一特殊现象值得深思。
  本文尝试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援助体系层次和单元层次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援助体系层次方面,自卢旺达大屠杀发生至今,国际发展援助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新兴援助体兴起,国际发展援助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国际发展援助体系格局由垄断走向竞争,使得受援国在援助的选择和利用方面有了更多地选择余地,减少了捆绑性援助的束缚;其次,国际发展援助体系的议题发生了变化,援助有效性这一议题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受援国的自主权诉求得到足够的重视;最后,国际发展援助体系开始关注援助的可持续性问题,强调援助的可预见性,力求援助的质量。总的来说,国际发展援助体系发生了一些有益于受援国的变化,国际发展援助的环境有了极大地改善。卢旺达也因此受益。单元层次方面,作为受援国,卢旺达在援助的利用和管理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卢旺达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使得援助能够集中在政府优先发展的领域上,提高了援助的靶向性;重建了援助管理体系,提高了援助的管理水平;保持了高度的自主权,在援助的利用上占据主动;同时,积极主动与国际社会就援助议题展开对话和合作,力争援助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最后,注重赋权,引导公民主动参与减贫和发展事业。卢旺达的自身变革具有鲜明的特色,是其他非洲国家所不及的,这也是国际发展援助之所以在卢旺达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总之,国际发展援助在卢旺达的成功,关键在与国际合作与自主发展相结合,尤其是受援国自身的变革。这值得其他受援国去学习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