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吕其明管弦乐作品《红旗颂》和《龙华祭》研究
【6h】

吕其明管弦乐作品《红旗颂》和《龙华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吕其明的艺术人生

(一)生平经历

(二)创作概况

(三)创作风格衍变

二、两首作品创作背景与作品简介

(一)红旗颂

(二)龙华祭

三、吕其明两首作品创作技法分析

(一)曲式分析

1.红旗颂

2.龙华祭

(二)旋律技法分析

1.重复的手法

2.对比的手法

3.转调手法

4.复调手法

(三)和声语言

1.运用增和弦与减和弦

2.运用离调和弦

(四)配器

四、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一)现实意义

(二)美学价值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吕其明(1930-),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其1965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红旗颂》经久不衰,在国人心中徜徉至今。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首批电影音乐作曲家,他一直坚持音乐作品要有丰富的内涵,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有浓郁的艺术构思和相应的艺术技巧。笔者不禁提出疑问,如何使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何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何具有浓郁的艺术构思和相应的艺术技巧?
  于是,笔者选取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和弦乐合奏作品《龙华祭》来探寻答案。选择这两首作品的缘由其一在于两首作品的地位。《红旗颂》被评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龙华祭》则获得2001年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其二在于它们不相同的体裁。《红旗颂》为管弦乐序曲,更注重各组声部之间旋律的构思和配器上呈现的不同色彩,而《龙华祭》为弦乐合奏作品,专注于弦乐组乐器内部旋律的交织从而使作品具有引导人心的力量,两个体裁即从宏观与微观上呈现作曲家创作特点。本文将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包括曲式结构、和声语言、旋律发展手法和配器四个部分,并从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回答上述问题。
  论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
  第二部分:包含两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简介。
  第三部分:从曲式结构、和声语言、旋律发展手法、配器四个方面对两首作品做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第四部分:阐述作品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