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超速行车意向的研究
【6h】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超速行车意向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理论背景与研究框架

2.1 计划行为理论

2.1.1 计划行为理论的形成

2.1.2 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

2.1.3 计划行为理论的成分

2.2 驾驶行为研究的其他理论

2.2.1 威慑理论(Deterrence Theory,DT)

2.2.2 情境中介模型(Contextual Mediated Model.CMM)

2.2.3 事故原因模型(Accident Causational Model,ACM)

2.2.4 安全驾驶行为模型(Safety—related Driver Behavior Model.SDBM)

2.3 国内外研究对比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宄

2.4 研究框架

2.4.1 TPB模型的验证

2.4.2 道德规范变量的验证

2.4.3 突显信念的测量与检验

2.4.4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超速意向的影响

3 研究方法

3.1 问卷的编制

3.1.1 计划行为理论变量的直接测量

3.1.2 计划行为理论中信念的测量

3.2 量表预试

3.2.1 项目分析

3.2.2 因子分析

3.2.3 正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4 模型构建与验证

4.1 额外变量——道德规范

4.2 正式问卷的发放

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4.3.1 扩展模型验证与分析

4.3.2 TPB模型验证与分析

4.3.3 模型组合信度

4.4 信念的测量与分析

4.4.1 研究背景

4.4.2 研究方法

4.4.3 量纲问题

4.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5 人口统计学因素与超速意向

5 总讨论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学术价值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预实验开放式调查问卷

附录2 正式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驾驶员超速行车行为是引起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国内对驾驶员超速行为的研究主要是纯粹的评述分析类研究,很少有进行实地调查类的研究,更缺乏理论的支持。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以对驾驶员超速行车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本研究共发放问卷数500分,回收的有效问卷435份,其中初始问卷数量为172份,正式问卷数量为263份。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探索影响驾驶员超速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其次,除理论中的三个变量以外,对添加进模型的额外变量——道德规范进行验证;再次,在抽取的驾驶员突显信念基础上,探索哪些突显信念对驾驶员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探讨人口统计学因素对驾驶员超速行为意向的影响。
   由问卷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①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能够对超速意向进行有效的预测。计划行为理论(TPB)中的三个变量能够解释超速意向56%的方差变异量,其中态度和主观规范对超速意向的预测作用显著,知觉行为控制对超速意向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②道德规范作为计划行为理论以外的额外变量,对驾驶员超速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添加道德规范后的模型对驾驶员超速意向方差变异的解释量增加了14%。
   ③针对驾驶员所抽取的所有突显信念中,部分突显信念对驾驶员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态度所对应的突显信念中有4个信念对态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主观规范对应的突显信念中有3个信念对主观规范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④人口统计学因素中,驾驶员每年的行车里程对于驾驶超速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他人口统计学因素——性别、年龄、驾龄、教育程度、是否有保险、是否有事故经历,对驾驶员的超速意向没有显著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