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念自我关注、反刍自我关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
【6h】

正念自我关注、反刍自我关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2文献综述

2.1正念自我关注

2.1.1正念自我关注的定义

2.1.2正念自我关注的测量

2.1.3正念自我关注的相关研究

2.2反刍自我关注

2.2.1反刍自我关注的定义

2.2.2反刍自我关注的理论

2.2.3反刍自我关注的测量

2.2.4反刍自我关注的相关研究

2.3亲社会行为

2.3.1亲社会行为定义

2.3.2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2.3.3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2.3.4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2.4主观幸福感

2.4.1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2.4.2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2.4.3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5正念自我关注、反刍自我关注、亲社会行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5.1自我关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5.2自我关注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2.5.3亲社会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6国内外研究不足

3.1研究假设

3.2研究模型

3.3研究对象

3.4研究工具

3.4.1正念自我关注问卷

3.4.2反刍自我关注问卷

3.4.3亲社会行为问卷

3.4.4主观幸福感问卷

4.1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4.2信度与效度分析

4.2.1信度分析

4.2.2效度分析

4.3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

4.4描述性统计分析

4.5方差分析

4.6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4.7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4.7.1正念自我关注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4.7.2反刍自我关注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4.7.3正念自我关注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4.7.4反刍自我关注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4.7.5亲社会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4.7.6正念自我关注、亲社会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4.7.7反刍自我关注、亲社会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4.8亲社会行为在自我关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4.8.1亲社会行为在正念自我关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4.8.2亲社会行为在反刍自我关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5.1结论与假设检验

5.2对研究结论的讨论

5.3理论贡献

6管理建议

6.1关注当下,不再反刍过去

6.2学会接纳自我的不足

6.3提升正念——与他人的连接

6.4提供正念专项培训

7.1研究局限

7.2研究展望

7.2.1研究样本和方法的丰富

7.2.2本土化研究的拓展

7.2.3自我关注与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探讨

7.2.4自我关注与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