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桑黄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6h】

桑黄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浙江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桑黄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第三章桑黄多糖均一组分的理化性质研究

第四章桑黄菌丝体液体发酵研究

第五章不同来源桑黄多糖的比较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对桑黄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菌丝体深层发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桑黄多糖分离纯化的技术路线,并对不同来源桑黄的粗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进行了比较。 将桑黄多糖依次采用乙醇分级醇沉、超滤、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等分离纯化方法得到一个均一组分PBF1-A。分级醇沉将桑黄多糖初步分为两个部分PBF1和PBF2,得率分别为43%和49%;然后对PBF1进行超滤,多糖纯度达到76%,回收率为86%;将超滤后的滞留液采用离子交换层析,然后脱盐、浓缩,再经凝胶过滤得到均一组分PBF1-A。 桑黄多糖均一组分PBF1-A极易溶于水,是一种蛋白糖,其多糖含量为96.6(±0.5)%,蛋白质含量为3.04(±0.05)%,比旋度为-4.6°,分子量大于2000KDa;用三氟乙酸对PBF1-A进行完全酸水解,可知PBF1-A的单糖残基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半乳糖和岩藻糖组成,摩尔比分别占75.09%、9.11%、7.32%、4.39%和4.10%;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明PBF1-A主要含有β-吡喃葡聚糖,此外含有甘露糖,与酸水解结果一致。 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桑黄菌丝体,确定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6%,酵母粉0.5%,CaCl20.3%,KH2PO40.3%,MgSO40.15%;最适培养条件为:500mL摇瓶量120mL,接种量10%,转速100r/min,温度30℃,初始pH5.0。在此条件下发酵11~12天,可达到最大菌丝体量25.58g/L。提取菌丝体粗多糖,得率为17.53%,纯多糖含量为14.12%。 在料水比1:30(W/V)、温度100℃、时间4h条件下对桑黄的提取次数进行了研究,认为提取4次最为经济合理。此外,比较了桑树桑黄、桦树桑黄、松树桑黄、木蹄、白桦茸和菌丝体的粗多糖得率、多糖纯度、纯多糖含量、粗多糖中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及HPLC图谱,发现纯多糖含量最高的是菌丝体,为14.12%,其组分相对较复杂,在子实体中纯多糖含量最高的是白桦茸,为5.7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