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突变理论的制造业空间集聚适度预警模型研究
【6h】

基于突变理论的制造业空间集聚适度预警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点

1.4 文章结构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概述

2.1.1 产业集聚的有关概念

2.1.2 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

2.1.3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2.2 产业集聚经济的相关文献综述

2.2.1 集聚经济的定义与分类

2.2.2 有关产业集聚经济的实证研究综述

2.3 突变理论及其衍生方法的简单介绍

2.3.1 突变理论的原理

2.3.2 突变级数法的方法阐述

2.4 本章小结

3 制造业空间集聚过程中的要素流向分析及集聚规模测度

3.1 行业、区域单元的划分及数据来源的确定

3.1.1 行业的划分

3.1.2 区域单元的划分

3.1.3 数据来源

3.2 制造业间要素流向的相对性度量

3.2.1 劳动力在各制造业间的相对性度量

3.2.2 流动资产在制造业间的相对性度量

3.2.3 固定资产在制造业间的相对性度量

3.3 典型制造业集聚规模测度、选择及其要素区域流动分析

3.3.1 典型制造业集聚规模测度及选择

3.3.2 典型制造业行业要素在不同地区间流向的相对性度量

4 制造业集聚效率与集聚规模关系分析

4.1 生产率的介绍及集聚过度的解释

4.2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要素生产率与集聚规模关系分析

4.2.1 突变级数法的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典型制造业集聚效率的评判结果

4.3 基于Granger检验的劳动生产率与集聚规模关系分析

4.3.1 有关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步骤与原理

4.3.2 基于行业总体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

4.3.3 基于分地区的Granger检验分析

4.4 各制造业集聚规模与劳动生产率的地理分布描述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突变理论的制造业预警模型构建与分析

5.1 基于突变理论的产业集聚适度预警思路

5.2 制造业集聚适度预警模型建立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产业集聚是指生产要素通过一定形式,集中积聚于某一特定地理单元,并在空间上仍持续向该地理单元汇聚的过程。随着我国产业集聚步伐的加快,尤其当外资不断的涌入后,我国产业规模就在不断扩大。早期集聚提高了我国产业的发展效率,但近年来,过度的要素投入使得集聚出现负效应,更使整个产业集聚区呈现出非理性化发展。
   本文主要以产业集聚规模与其集聚效率的关系为核心研究对象,探查集聚规模扩大如何影响集聚效率的变化。首先对有关产业集聚及其效应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其次对我国28个制造业的各类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及地区间的流动趋势进行相对性度量,考察要素流动带来的影响,再利用相应的指标定量描述其空间集聚特征,并筛选出9个典型二位数制造业进一步分析其规模与效率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集聚适度预警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生产要素开始向部分新兴的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流动,导致其规模的扩大速度逐渐加快;地区方面,要素主要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东部传统地区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虽然不断加深,但其发展效率却没有与之相符,反而是中西部等规模较小的地区,其效率明显高于东部。另外,东部地区中,一些新兴地区的生产率也高于传统地区;对于集聚尚未过度的地区,笔者建立一套适度预警体系,以期能有效预防集聚过度的出现和加深,为产业的及时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