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种群生态视角下的学科会聚: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6h】

种群生态视角下的学科会聚: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问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4.研究方法和难点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学科会聚”理论综述

2.2.“种群生态”研究综述

2.3.“教育生态”理论综述

第3章 种群生态理论对学科会聚适切性分析

3.1.学科会聚的概念界定

3.2.种群生态理论在学科会聚研究中的适用

第4章 学科间关系与学科会聚分析模型构建

4.1.学科间关系与学科生态位

4.2.学科间关系条件下学科会聚实现难易程度模型假设

第5章 学科会聚影响变量与学科会聚分析模型构建

5.1.影响学科会聚诸变量扎根分析

5.2.四种主要变量作用下的学科会聚假设

5.3.学科会聚影响变量下的学科会聚模型构建

第6章 种群生态视角下的学科会聚模型实践可行性分析

6.1.各高校调研结果及分析

6.2.模型在实践中的验证

第7章 结论

7.1.研究结论

7.2.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8章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固然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推进科技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切实关系到国家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无法借鉴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高校作为开展自主创新的首要智力资源,是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的主力军之一。而且,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以学科为依托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要以学科改造为主线,推进学科的交会融合。
   当今条件下,学科会聚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进程方向之一,如何促使具备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们在同一科研平台协同配合,发挥最大效用,共同解决日益复杂的科技难题成为现今学科研究的重要方面。从现有资料看,学科会聚的动因研究多集中于外部任务拉动或行政力量推动型,但任何组织内部动因才是组织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且学科组织具备自身的生态性及发展范式,因此可以从学科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冲动入手,探讨学科会聚的内在动力机制。
   研究密切围绕学科组织之间关系这一研究路线,借由种群生态理论作为学科间关系研究的基本指导理论,将学科间关系划分为学科竞争、学科寄生、学科共生及学科捕食四大类别,并通过学科生态位这一基本变量分别探讨了四种类别下学科会聚实现难易程度与学科间关系的模型。下一步对目前学科会聚进程中影响学科会聚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扎根,再结合影响学科会聚的四种主要变量,最终形成有关影响学科会聚主要变量与学科会聚实现难易程度的理论模型。最后选取了国内有能力及意愿发展学科会聚的高校进行了调研,重点在于在实践中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事实证明模型在实践研究中可以使用,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校验调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