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研究——基于“三缺口”模型
【6h】

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研究——基于“三缺口”模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2.1.1 单一储蓄约束

2.1.2 储蓄、外贸双重约束

2.1.3 储蓄、外贸和财政三重约束

2.1.4 经济增长理论小结与启示

2.2 内外均衡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2.2.1 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理论

2.2.2 政策搭配国内研究

2.2.3 小结

2.3 我国经济内外失衡根源及政策搭配分析

2.3.1 内部失衡原因

2.3.2 外部失衡原因

2.3.3 内外部失衡互为因果

2.3.4 针对性政策搭配方案研究

2.4 总结与启示

3 潜在产出与产能利用率估算

3.1 测算方法比较

3.1.1 统计分解趋势法

3.1.2 经济结构关系估计法

3.1.3 统计分解趋势与经济结构关系估计相结合

3.1.4 小结

3.2 资本存量测算

3.2.1 基期资本存量的估算

3.2.2 固定资产折旧率

3.2.3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3.2.4 我国1978-2011年资本存量测算

3.3 生产函数法估算潜在产出

3.3.1 生产函数模型介绍

3.3.2 生产函数回归结果

3.3.3 趋势全要素生产率估算

3.3.4 潜在就业人口估算

3.3.5 潜在产出与产能利用率测算

3.4 章节总结与结论

4 我国经济内外均衡分析——基于三缺口模型

4.1 三缺口模型

4.1.1 模型简介

4.1.2 模型推导

4.1.3 模型均衡条件分析

4.2 三缺口模型结合中国经济实证分析

4.2.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2.2 实证分析

4.3 中国内外失衡根源及政策目标

4.3.1 内外失衡根源

4.3.2 政策目标

5 内外均衡政策搭配

5.1 财政政策

5.1.1 减少政府部门储蓄

5.1.2 优化政府部门投资

5.2 外贸政策

5.2.1 优化贸易结构,降低贸易顺差

5.2.2 增加资本品进口,减少非资本技术密集型中间品进口

5.3 汇率政策

5.4 政策搭配

6 论文总结及研究方向

6.1 总结

6.2 不足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至今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对内积累储蓄盈余及流动性,对外积累“双顺差”与外汇储备。
  本文基于我国1992-2011年的历史宏观数据,并结合测算出来的产能利用率构建了符合我国经济实情的三缺口模型,再根据模型对我国1992-2011年的经济运行态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内外失衡受到财政约束、储蓄约束以及外汇约束三方面的综合制约,根据产能利用率与各约束变量的相关系数大小比较,财政约束对经济增长制约最大,然后是储蓄约束,最后是外贸约束。其中,财政约束方面主要体现在政府储蓄规模增长过快,最终导致政府部门投资规模低于储蓄规模;外贸约束方面,主要包括中间品货物进口增长过快,资本品进口较少并增长缓慢,以及外贸顺差过大;储蓄约束方面则在于外国储蓄较高且波动幅度偏小。根据上述我国内外失衡根源的实证分析,本文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搭配建议和对策。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为:在测算产能利用率时采用了两种不同复杂程度的生产函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相较于一般的测算方法更具针对性。同时在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引入了缺口三角形作为变量分析工具,均衡分析方法更加简单形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