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证红利指数的收益与风险特征研究
【6h】

上证红利指数的收益与风险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选题背景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论文结构

第五节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国内外红利指数及其衍生品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国内外红利指数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国内红利指数衍生产品

第三章红利指数的收益和风险特征

第一节国外红利指数的收益和风险特征

第二节国内红利指数的收益和风险特征

第三节上证红利指数的风险特征

第四章形成红利指数收益和风险特征的因素

第一节红利指数的收益风险特征与样本选取

第二节成份股选择影响红利指数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红利指数的收益风险特征与权重设置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年推出上证红利指数以来,至今其收益率大幅超过市场其它多数指数,红利ETF、红利基金等红利指数的衍生产品也不断推出,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极大关注。数据表明,无论是在英美等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是中国等新兴的资本市场,分红收入占总投资收益的比重都很大,1922-2002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平均年收益为11.3%,其中资本增值约为6.9%,分红收益约为4.3%,占平均年收益的38%。上证红利指数在2005年1月4日至2007年9月18日期间累计涨幅为409.38%,而上证指数为328.78%。但仅凭收益率高低而盲目投资红利指数成份股或者红利指数衍生产品,那么未必就能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率,因为红利指数有其特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具体因素,投资者只有深入了解这些特征并结合自己的收益风险偏好,才能做出比较合理的投资决策从而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 本文通过统计拟合、实证研究、数据回溯和对比上证指数和巨潮红利指数,分析了上证红利指数自发布以来的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以及形成这些风险收益特征的具体因素。结果显示,上证红利指数相对于上证综合指数具有助涨助跌和短期收益波动率行大于长期波动率的特征,而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来自上证红利指数的成份股选择和指数编制方法。黑色金属与公用事业板块的个股占上证红利指数成份股总量的1/2还多,统计结果表明,黑色金属、公用事业两个板块的走势对上证红利指数的影响最大,而金融服务业板块由于其在整个市场中的权重巨大,而上证红利指数又受到市场总体环境的影响,因此金融服务板块对上证红利指数的风险收益也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通过对上证指数指数的权重进行调整,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权重分配重新计算上证红利指数,发现调整后的上证红利指数同时扩大了收益和风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推出的时间还不长,而且一直以来不够市场化,2005年的证券市场性质正由熊转牛,目前上证红利指数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还不能进行是非性的最后判断。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将不断深入,证券市场的性质也随时可能转变,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只能相对肯定地认为红利指数适合长期投资者,投资期限越长获得超额收益越高的可能性就越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