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股票市场盈余公告前价格漂移研究
【6h】

我国股票市场盈余公告前价格漂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创新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节 隐含相关收益率及组合构造

第三节 资产定价模型的选择

第三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样本选择及统计描述

第二节 公司层面的盈余前价格漂移研究

第三节 行业层面的盈余公告前价格漂移研究

第四章 盈余公告前价格漂移现象的解释及检测

第一节 交易成本角度的解释

第二节 盈余公告前价格漂移现象的检测

第三节 投资产品设计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传统金融学在市场有效性问题上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而以投资者心理研究及有限套利为基石的行为金融学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解释却越来越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肯定。行为金融学从市场非完美角度出发,以分析有效市场“异象”作为其理论研究框架。在这一框架中,盈余公告效应便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对象。
   盈余公告影响广泛,长期以来,对其研究局限于盈余信息对公告公司自身的影响,表现为经典的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PEAD)效应。即使有少量文献研究公告信息与行业内其他公司股价的关系,但是仅局限于行业内,没有系统性的分析行业内的盈余信息对其他相关行业的影响,以及在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中,市场的反应状况——是理性还是非理性。
   本文通过设计隐含相关收益率策略并构造套利组合,系统的研究了公司的盈余公告信息对行业内其他公司以及其他行业相关公司的影响。发现盈余信息在行业内及行业间存在传递性,即这一信息真实的反映了其他相关公司的基本面素质。
   同时,针对盈余信息在公司及行业层面的传递,在控制盈余动量效应和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效应的基础上,发现市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反应不足。可以认为,这种反应不足是中国股市长期存在但并未被证实的市场“异象”。本文将其称为“盈余公告前价格漂移”效应。针对这一异常现象,本文通过对隐含相关收益率的因素分解,发现其来源于协方差项。而根据Amihud非流动性测度计算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此异象做出解释。
   从研究方法来看,通常研究盈余公告效应的文献均依照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数据或历史盈余指标数据,计算样本的非预期盈余。但是这些财务数据在很多时候并不完整或者很难获取。而本文通过设计隐含相关收益率策略克服了这一缺陷,从而扩展了研究的样本和期限。结果使得研究更为精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