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财政分权背景下区域碳减排效率提升研究: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
【6h】

财政分权背景下区域碳减排效率提升研究: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情况

一、为何要实施碳减排研究

二、区域碳减排系统下微观经济主体

三、区域碳减排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

四、研究述评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一、论文研究思路

二、论文基本框架

第六节 论文研究难点

第七节 解决方法

第二章 区域碳减排系统微观机理分析:基于财政分权背景

第一节 模型的基本假设

第二节 模型推导

一、需求曲线(消费者行为)

二、价格和产量组合(厂商行为)

三、长期均衡

第三节 模型分析

一、南北两区具有相同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

二、南北两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区域碳减排效率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经验分析

第一节 二氧化碳减排效率的定义

第二节 二氧化碳减排效率的测算方法: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一、二氧化碳减排效率的测算方法比较

二、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基本思想

三、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设定

四、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第三节 二氧化碳减排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三、小结

第四章 财政分权对区域碳减排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的选取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第二节 基于模型估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

二、财政分权与二氧化碳减排效率的线性关系

三、财政分权与二氧化碳减排效率的倒U型曲线

四、市场分割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财政分权背景下区域碳减排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增强区域间的合作

一、经线区域整合

二、纬线区域整合

三、都市圈区域整合

第二节 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

第三节 改革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第六章 本文的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二氧化碳减排效率提升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然而区域碳减排政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微观主体的协调发展。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自分权制改革后,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资源的掌握上有着极强的控制力度,并且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政府导向性,从而使地方政府有着更强的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我国的地方政府不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福利型”地方政府,而更多地是“经济型”地方政府。同样,在制定和实施碳减排的相关政策时,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地方政府强烈的趋利动机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制定当地碳减排标准时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地方政府将作为除企业和居民外的第三方经济主体参与地方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二氧化碳减排主体微观行为的内在机理,与此同时提出三个有关财政分权对二氧化碳减排效率影响机制的理论假设。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采用1995-2009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三个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首先采用参数前沿方法中的SFA模型对我国28个省市的二氧化碳减排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对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1)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涨幅有限,在0.1%-0.2%之间。二氧化碳减排效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但两者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2)各省二氧化碳减排效率中,平均值排在前九位的是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地区,排在后十位的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3)分权对二氧化碳减排效率的线性影响不显著,其可能原因一方面是前提假设地区间具有相同的市场规模的条件过于苛刻;另一个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4)二氧化碳减排效率与财政分权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在适当分权的前提下,财政分权与二氧化碳减排效率呈正相关,而在过度分权的情况下会促使财政权与二氧化碳减排之间呈负相关,且在我们的样本中,有超过97%的观测值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提高财政分权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放效率;(5)市场分割会加剧财政分权对二氧化碳的影响,当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时,其对二氧化碳减排效率具有正的效应,且市场分割会减弱这种正效应;当财政分权程度较高时,其对二氧化碳减排效率具有负的效应,且市场分割会加剧这种负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