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省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6h】

浙江省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关于区域交通优势度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交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创新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创新

第五节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及说明

一、研究区概况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二章 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

第一节 浙江交通概况

第二节 研究指标的选取

一、交通网络密度

二、交通干线影响度

三、区位优势度

第三节 交通优势度指标集成方法

第三章 交通优势度时空格局的演化特征分析

第一节 公路网密度的演化特征分析

第二节 交通干线影响度的演化特征分析

第三节 区位优势度的演化特征分析

第四节 交通优势度的演化特征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第一节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定量分析

一、指标选取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各县域单元经济水平分析

第五章 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第一节 交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二节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第二节 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一、2007年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二、2012年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交通与区域经济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依赖,交通优势度是评价区域交通网络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本文以浙江省县域为例,以2007年和2012年作为两个对比的时间点,从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区位优势度三个指标来构建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的数理模型。选取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3方面共9项主要的经济指标来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最后基于两者的综合评价水平,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浙江交通优势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藕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把浙江分为7个协调类型区,并对各种类型区进行分析和提出发展对策。为促进浙江的交通优势度和区域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基于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浙江各县(市)交通优势度差异明显,表现出空间集聚现象和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格局大致表现出以浙北发达县(市)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逐渐递减的圈层状分布。随着浙江交通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浙江交通优势度整体上略有提高。但部分县(市)交通的建设还较落后,今后应加大对这些地区的交通建设投资力度,提高交通网络水平。
  (2)浙江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较大,出现落后地区的空间聚类现象,排名靠后的都在浙西南地区,经济实力极其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浙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浙中和浙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工业县高于农业县,靠近市辖区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3)通过动态分析浙江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发现两者的耦合度很高,相互作用强,但协调度差异显著,总体上浙北地区高于浙中和浙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根据协调度的分类标准,2007年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类型区占主导。2012年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和良好协调类型区占主导。同时还发现5年来浙江省县域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效应整体提高较快,由濒临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
  未来浙江应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通过交通网络的优化,打破区际联系障碍,建成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各县域应根据交通水平、经济基础、区位条件等的差异,制定不同的交通与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交通促进经济,经济推动交通”的良性协调发展模式。特别是落后地区应实现交通建设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双向提升,对于实现浙江省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