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业R&D资本化效应研究——基于卫星账户的测算
【6h】

工业R&D资本化效应研究——基于卫星账户的测算

代理获取

摘要

R&D资本是进行R&D活动中生产出的新的知识,属于知识资本,被认为是经济中提高效率和生产率的重要的一项资本投资。从R&D的内在投资本质来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即SNA2008建议在GDP统计中把R&D支出记录为资本形成,以更好地反映R&D作为资产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作用。R&D资本存量的测算面临很多困难,如R&D支出价格指数及产出价格指数、R&D固定资本形成的折旧率、R&D资本支出的收益率等。
  我国R&D核算数据缺失,测算中使用的数据只能通过估计取得。利用生产成本之和法估计工业企业R&D产出及固定资本形成时,首要问题就是找出中间消耗、雇员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本净收益以及其他生产税(减生产补贴)这些数据指标。由于1991-1997年间不存在R&D分为日常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分解数据,所以本文中为了统一处理,全部把各年R&D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进行分解,将R&D内部总支出分解成人员劳务费、其他日常性支出、仪器和设备费和其他资产性支出各部分支出。
  本文结合SNA2008中对R&D支出资本化相关的问题的分析,以我国工业企业的R&D内部经费支出为研究对象,在卫星账户框架下把我国工业R&D支出资本化,并对其对工业增加值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资本化R&D使得不变价工业增加值增加,平均增长幅度为12.1%,1991-2012年间随着企业R&D经费内部总支出逐年增大,资本化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也逐年增大。
  有形物质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在1991-2012年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6.78%。劳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在第二位,在1991-2012年间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23.42%。另外,R&D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贡献率从1991年的13.53%增长到2012年的28.82%,平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91%。另外,在1991-2012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平均为16.88%。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1年的25.65%降低至2012年的21.48%,但是每年变化不大,平均每年下降0.84%。
  对资本化R&D支出时折旧率和收益率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发现,折旧率和收益率变化后均对R&D资本化后的实际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的变化不显著,灵敏度较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