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模糊理论的中国多维贫困测度
【6h】

基于模糊理论的中国多维贫困测度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框架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概述

第一节 多维贫困测度指数

一、单个维度贫困识别

二、多个维度(k)被剥夺的识别

三、贫困加总

第二节 测度多维贫困的公理化方法

第三节 测度多维贫困的模糊集方法

一、模糊集理论

二、完全模糊方法TFA

三、完全模糊与相对方法TFR

四、综合模糊及相对方法IFR

第三章 中国各地区多维贫困实证研究

第一节 数据说明和变量选择

一、数据说明

二、变量选择

第二节 各个维度的贫困发生率

第三节 基于TFR的多维贫困测算

一、TFR指数计算结果

二、各地区TFR指数分析

第四节 基于IFR的多维贫困测算

一、收入剥夺指标的计算

二、非收入剥夺指标的计算

三、收入、非收入维度联合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小结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贫困问题一直是备受世界关注的问题,而传统的单纯考虑收入或消费的货币性指标的方法很难全面反映真实贫困程度,因此包含更多非货币指标的多维贫困模型应运而生。本文运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提供的家庭和成人数据,采用模糊集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的贫困状况做研究。
  本文首先采用CHNS家庭和成人调查内容,参考MPI选择各个维度合适的度量指标,并对每一维度划定贫困标准,测算各地区各维度的贫困率。其次,使用TFR方法测度各地区和全国的贫困状况,对不同地区表现的不同的贫困状况进行分析。最后,使用IFR方法联合考虑货币维度和非货币维度,根据家庭受剥夺维度的多寡,对贫困人口进行划分。
  结果显示,模糊集方法使用相对贫困的概念,较贫困线方法更考虑人口在贫困维度的整体分布。东部地区住房和健康贫困较为严重,而中部地区收入和环境卫生维度贫困较严重。经济不发达地区,多维度贫困人口较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多维度贫困的人口较少,人口贫困方式更加多样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