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控制权配置差异研究——基于绿地集团的案例分析
【6h】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控制权配置差异研究——基于绿地集团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公司治理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控制权和所有权

四、控制权配置变化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股权结构与控制权配置

二、控制权及其排他性属性

三、控制权通过董事会执行

四、员工持股与政府控制权转让

五、文献述评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控制权配置理论分析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现代管家理论

第二节 控制权配置对象

一、股东层面

二、董事会层面

第三节 控制权配置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系

一、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特点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

三、混改对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第四章 绿地集团控制权配置案例描述

第一节 绿地集团控制权配置背景介绍

一、绿地集团发展历程

二、发展现状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

第二节 绿地集团控制权配置回顾

一、股权结构变化

二、董事会结构变化

第五章 绿地集团控制权配置案例分析

第一节 绿地控制权配置差异动因分析

一、绿地规模快速扩张

二、国有资本与职工持股会长期博弈

三、弥补国有属性缺陷

第二节 绿地集团控制权配置差异对象分析

一、股权结构分析

二、董事会及监事会结构分析

三、外部治理环境的变化

第三节 绿地集团控制权配置差异结果分析

一、国有资本转让控制权

二、董事会重新布局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结论

一、企业规模扩张导致控制权争夺

二、控制权争夺源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强董事会的功能

四、董事会席位成为控制权争夺的新目标

第二节 启示

一、适当降低国有股权比重,提升企业自主经营能力

二、重视控制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三、降低国有股权集中度,形成股权制衡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综合实力急需提升。而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企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下混改仍处于试点阶段,绿地集团作为实施混改的排头兵,对其进行案例研究可以为预备实施混改的国企提供改革模板,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
  本文通过梳理与控制权配置相关的文献,对绿地集团历年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结构布局调整的事项进行分析,发现控制权争夺主要体现为国有股权与员工持股双方的股权博弈。而后,本文深度剖析国有股权、员工持股、战略投资者三方在控制权争夺领域的异常行为,总结由混改引起的控制权配置调整对绿地集团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规模扩张导致控制权争夺;(2)控制权争夺源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3)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强董事会的功能;(4)董事会席位成为控制权争夺的新目标。为缓解控制权争夺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应适当降低国有股权的持股比例,提升企业自主经营能力,同时不能轻视控制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