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中国上市企业实证分析
【6h】

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中国上市企业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结论内容与理论框架

第三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相关文献

第一节 国际化相关理论综述

一、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二、新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节 国际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国际化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二、国际化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三、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倒U型关系

四、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

五、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呈S型关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一节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历程与概况

第二节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特征

一、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和规模不断提高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展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更加广泛

四、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更加多样化

第三节 中国企业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国际化程度影响企业绩效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政府参入对国际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

二、外资投入对国际化与企业绩效影响

第二节 国际化程度影响企业绩效的内部因素分析

一、研发创新对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分析

二、资本结构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之间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的来源

一、被解释变量

二、解释变量

三、控制变量

四、调节变量

第二节 模型的假设

第三节 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第四节 全样本实证分析

一、模型回归及修正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影响机制分析

四、逐步加入变量回归结果分析

五、稳健性再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通过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使我国外开放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如何?国际化经战略是否真正对企业带来收获?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面临的问题及今后改进和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判断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具体实际情境,首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所处阶段进行判断;其次,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关于企业内外部因素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机制。最后,运用了6年的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国际化仍处在初级阶段,国际化能够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从企业的层面来看,研发创新和最优的资本结构确实有助于我国企业绩效的提高,但是企业潜在的优势尚未表现出来;外资进入对企业的绩效有积极的作用;政府的参入对企业国际化绩效作用不明显。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化仍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对造成上述结论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企业国际化历程起步晚企业规模实力不足,规模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尚未形成;另一方面,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制造优势,竞争优势低端且单一,这属于比较优势,而非垄断优势,使企业特定所有权优势难以形成。这两方面的原因最终导致我国企业海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无法达到最优的水平。最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