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权性质与财务困境应对——基于保变电气、李宁公司的案例研究
【6h】

产权性质与财务困境应对——基于保变电气、李宁公司的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一、研究方法与案例选取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三节 可能的贡献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财务困境概念界定

第二节 财务困境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财务困境应对文献综述

一、财务困境应对

二、产权性质与财务困境应对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保变电气与李宁公司案例介绍

第一节 保变电气案例介绍

一、保变电气概况

二、机械制造行业概况

三、保变电气财务困境介绍

第二节 李宁公司案例介绍

一、李宁公司概况

二、体育用品行业概况

三、李宁公司财务困境介绍

第四章 保变电气与李宁公司案例研究

第一节 财务困境形成原因

一、保变电气财务困境成因分析

二、李宁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分析

三、财务困境形成原因比较研究

第二节 财务困境应对措施

一、保变电气财务困境应对分析

二、李宁公司财务困境应对分析

三、财务困境应对措施比较研究

第三节 财务困境应对成本

第四节 市场反应与经济后果

一、市场反应

二、经济后果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大,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也不断增多。如何应对财务困境,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也逐渐成为中外学者理论研究的焦点。而在应对财务困境的过程中,产权性质的差异导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应对的路径、成本以及效果等方面产生了诸多差异。
  在此时代背景下,本文总结已有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参考S.Sudarsanam和J.Lai(2001),汤谷良(2015)的研究理论框架,采用多案例研究法,选取保变电气、李宁公司两家近年来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作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代表,分别研究了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应对措施、应对成本和应对后果,并对其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尝试以产权性质差异的视角对其差异和差异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其财务困境成因;在应对措施领域则分为公司治理重组、战略和运营重组、资产重组、财务重组4个层面进行归纳研究;通过融资成本以及公司治理重组成本来研究案例公司应对成本;以累计异常收益率反映应对措施的市场反应,营业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检验其经济后果。
  本文的研究表明:(1)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有宏观环境或行业形势不佳、企业战略运营出现重大失误;(2)企业的财务困境应对是一个系统、整体的工程;(3)产权性质对企业财务困境应对的实施路径、成本和效果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国有企业倾向于采取关联交易等非市场化手段以取得短期效益;民营企业则更倾向于公司结构与经营战略的调整;在财务困境应对成本领域,本文发现国有企业困境应对成本比民营企业更低,主要体现于低息贷款、关联交易和政策支持;就应对后果而言:市场反应方面,市场对于国有企业在政府干预下的应对措施认可度比民营企业低;经济后果方面,民营企业的困境应对效果同样明显优于国有企业。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提升经营能力、脱离财务困境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