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急性应激条件下尼罗罗非鱼的行为研究
【6h】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急性应激条件下尼罗罗非鱼的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和在国际水产养殖中的地位

1.2鱼类行为学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意义和研究进展

1.2.1鱼类行为学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意义

1.2.2鱼类行为学研究的发展

1.2.3鱼类行为学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1.2.4我国鱼类行为学研究的发展现状

1.3鱼类的应激反应

1.3.1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应激原

1.3.2应激反应的模式

1.3.3应激对鱼类的影响

1.3.4 小结

1.4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水产养殖生物信息获取中的应用

1.4.1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养殖生物的生物量和生长评估中的应用

1.4.2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鱼的行为监测和应激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1.4.3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其它应用

1.4.4 小结

1.5课题来源、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

1.5.1课题来源

1.5.2研究意义

1.5.3研究内容

1.5.4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鱼的行为量化方法

2.1计算机视觉系统的组成

2.2鱼游速的测量方法

2.2.1鱼游速的表示方法

2.2.2单条鱼游速的测量方法

2.2.3鱼群游速的测量

2.2.4图像处理方法

2.2.5结果

2.3鱼群的其他行为参数

2.4鱼体色的量化

2.4.1常用的颜色空间

2.4.2鱼体颜色明度的量化方法

2.5 小结

第三章罗非鱼在溶氧浓度波动条件下的行为变化

3.1材料与方法

3.1.1鱼

3.1.2实验水族箱

3.1.3实验过程

3.2结果

3.2.1呼吸频率的变化

3.2.2鱼群的行为参数变化

3.3讨论

3.3.1缺氧条件下呼吸频率的变化

3.3.2缺氧条件下行为参数的变化

3.4结论

第四章罗非鱼在氨氮应激条件下的行为变化

4.1材料和方法

4.1.1鱼和实验系统

4.1.2实验过程

4.2结果与讨论

4.3结论

第五章罗非鱼对背景颜色的适应性研究

5.1材料和方法

5.1.1鱼和实验系统

5.1.2实验过程

5.2结果

5.2.1正常条件下体色对背景的适应变化

5.2.2严重社会应激条件下体色对背景的适应变化

5.2.3严重氨氮应激条件下体色对背景的适应变化

5.3 讨论

5.4结论

第六章应激条件下罗非鱼体色和应激生理指标变化及其关系

6.1材料和方法

6.1.1鱼和实验系统

6.1.2血液采样和应激指标测试方法

6.1.3实验过程

6.2结果与讨论

6.3结论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7.1主要结论

7.2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项目建立了量化鱼群体行为参数(群体运动活跃性)和体色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缺氧和非离子氨浓度升高等引起的剧烈应激状态下的行为变化反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量化鱼群整体活跃性对(2)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量化水中鱼的体色(3)罗非鱼在溶氧浓度波动条件下的行为变化(4)罗非鱼在氨氮应激条件下的行为变化(5)罗非鱼对背景颜色的适应性(6)罗非鱼在非离子氨应激条件下的体色和应激生理指标的关系对白色背景下罗非鱼在不同氨氮浓度不同处理时间阶段的体色和应激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在三个水平非离子氨浓度应激过程中鱼的体色都会逐渐变暗,而高浓度下的体色变暗的速度更快,更明显.鱼在应激条件下血浆皮质醇浓度会增加,量化研究不同非离子氨浓度下鱼体色和血浆皮质醇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罗非鱼体色暗度与皮质醇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