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6h】

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动物实验研究技术思路

第一部分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动物实验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胃肠道浆肌层吻合术的临床研究

文献综述 胃肠道吻合发展史

肠道吻合愈合研究进展

附录一彩图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完成或发表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动物实验目的探讨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可行性。方法48只中国家兔分成4组,二层(内翻)吻合组、一层(内翻)吻合组、粘膜外吻合组和浆肌层吻合组,每只动物5个吻合口,即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回肠端端吻合(2个)和结肠端端吻合(2个)。术后第3、7天,每组分别处死一半动物,测定吻合爆破压(ABP)、羟脯氨酸(HP)含量和吻合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1)ABP比较术后第3天,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结肠的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之间ABP无明显差异。术后第7天,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结肠的二层吻合、一层吻合和粘膜外吻合之间ABP无明显差异;胃十二指肠浆肌层吻合ABP明显高于二层吻合、一层吻合(200.4±19.4vs144.0±30.8,144.8±42.4cmH2O,P<0.005,P<0.025);回肠浆肌层吻合ABP明显高于二层吻合(217.6±30.8vs149.4±14.7cmH2O,P<0.005);结肠浆肌层吻合ABP明显高于二层吻合、粘膜外吻合(306.2±47.5vs234±33.7,247.6±32.1cmH2O,P<0.05)。 (2)HP含量比较术后第3天,胃十二指肠、回肠的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之间HP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肠二层吻合的HP含量明显高于一层吻合(913.3±165.9vs712.4±160.1μg/g湿重,<0.05),和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第7天,回肠、结肠的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之间HP含量无明显差异,胃十二指肠浆肌层吻合的HP含量明显高于二层吻合(1015.7±99.6vs616.5±87.9μ/gg湿重,P<0.025),和一层吻合、粘膜外吻合比较无明显差异。 (3)破裂口位置比较术后第3天,吻合口破裂见于两缝线之间的吻合间隙;术后第7天,见于穿过肠壁的缝线部位。吻合口旁破裂口位置:十二指肠、回肠均见于肠系膜缘,结肠见于肠系膜缘和结肠带。术后第3天,吻合口旁破裂发生率为12.5%,术后第7天,吻合口旁破裂发生率为32.5%,多见于浆肌层吻合(53.8%),特别是回肠浆肌层吻合。 (4)胃/肠壁炎症程度比较胃十二指肠的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之间的炎症指数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天,回肠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之间的炎症指数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7天,回肠二层吻合的炎症指数明显高于浆肌层吻合(2.8±0.8vs1.6±0.5,P<0.05)。术后第3天,结肠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的炎症指数最高,二者无差异,其次为浆肌层吻合,粘膜外吻合最低;二层吻合的炎症指数明显高于粘膜外吻合(2.0±0.7vs1.0±0.0,P<0.05);术后第7天,结肠一层吻合的炎症反应减轻,和粘膜外吻合相似;浆肌层吻合的炎症反应加重,和二层吻合相似(1.6±0.9vs1.8±1.3,P>0.05)。 (5)粘膜愈合程度比较术后第7天,胃十二指肠、回肠的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之间的粘膜愈合指数无明显差异。结肠的一层吻合、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之间的粘膜愈合指数无差异(2.2±1.6vs2.0±1.2vs2.0±1.4,P>0.05);和其他吻合比较,二层吻合的粘膜愈合指数较低(1.0±0.0),尽管无统计学差异。 (6)胃/肠壁水肿程度比较术后第3、7天,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结肠的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之间的粘膜下层、肌层厚度无明显差异。 (7)吻合组织对合程度比较粘膜外吻合、浆肌层吻合的胃/肠壁的肌层、粘膜下层对合程度比一层吻合、二层吻合严密。回肠、结肠吻合组织对合程度比胃十二指肠吻合严密。 (8)腹腔粘连程度比较术后第3天,二层吻合的腹腔粘连程度和一层吻合无差异(1.2±1.0vs1.2±0.8,P>0.05),浆肌层吻合的腹腔粘连程度和粘膜外吻合无差异(0.2±0.4vs0.2±0.4,P>0.05),但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的腹腔粘连程度比浆肌层吻合、粘膜外吻合严重(P<0.05)。术后第7天,浆肌层吻合的腹腔粘连程度和粘膜外吻合无差异;一层吻合的粘连程度稍下降,和二层吻合、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无差异;二层吻合的粘连程度仍比浆肌层吻合、粘膜外吻合严重(2.0±0.2vs0.6±0.5、0.6±0.6.P<0.005)。 结论(1)胃肠道吻合术后炎症期,浆肌层吻合和二层吻合、一层吻合及粘膜外吻合一样安全、可靠;纤维增生期,浆肌层吻合的愈合强度比其他吻合更牢靠。 (2)浆肌层吻合影响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后(纤维增生期)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但不影响结肠、小肠吻合组织羟脯氨酸含量。 (3)胃肠道浆肌层吻合术后粘膜愈合程度和其它吻合方法相似。 (4)胃十二指肠浆肌层吻合的炎症反应和其它吻合方法相似;小肠浆肌层吻合的炎症反应最轻,二层吻合最重;结肠浆肌层吻合的炎症反应和二层吻合一样严重。 (5)胃肠道浆肌层吻合所致腹腔粘连程度和粘膜外吻合相似,比二层吻合、一层吻合轻。因此,胃肠道浆肌层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比其它手工吻合更简便的方法。 第二部分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临床研究一、胃空肠浆肌层吻合术(附71例报告)目的通过临床应用证实胃空肠浆肌层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分析1994年8月至2002年10月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外科71例胃空肠浆肌层吻合。其中男62例,女9例,年龄17-75岁,平均53.0±14.8岁。胃十二指肠溃疡52例,胃癌15例,胰头癌3例,十二指肠破裂1例。其中溃疡或胃癌并发穿孔4例,幽门梗阻8例,出血25例。并存疾病包括胆结石8例,胆道炎性狭窄1例,糖尿病1例。附加手术包括胆囊切除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3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和左肝外侧叶切除1例,胆囊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例,Whipple手术3例。 结果71例病人无1例出现吻合口出血、瘘和狭窄。溃疡旷置术后再出血1例,其它部位出血1例。死亡1例,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出血,缝扎止血、溃疡旷置后再出血,术后死于MODS,死亡率为1.4%。 结论胃肠道浆肌层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吻合方法。 二、小肠浆肌层吻合术一一种可行的吻合方法目的通过临床应用验证小肠浆肌层吻合的可行性。 方法分析1994年8月至2002年10月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外科44例小肠浆肌层吻合。其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17-81岁,36.8±14.8岁。壶腹周围癌6例,胆道结石和胆总管囊肿各7例,肠梗阻10例,肠道肿瘤2例,肠血管病变3例,肠外伤2例,腹股沟斜疝嵌顿4例,股疝嵌顿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胆道狭窄1例。并存疾病包括乙状结肠癌浸润空肠1例,胰腺损伤1例。附加手术包括胆总管空肠吻合14例,肝总管空肠吻合7例,疝修补6例,部分胃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1例,结肠癌根治切除1例,胰空肠吻合1例。 结果44例病人无1例吻合口出血、瘘和狭窄。死亡1(2.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 结论小肠浆肌层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更简便的吻合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