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花菜保鲜与保健功能的研究
【6h】

黄花菜保鲜与保健功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实验内容

第四章不同品种黄花菜保鲜对比试验

第五章不同温度处理对黄花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第六章不同失水预处理对黄花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第七章黄花菜综合保鲜技术研究

第八章黄花菜体外抗氧化研究

第九章黄花菜提取物酚类成分液相分析

第十章黄花菜提取物急性毒性研究

第十一章黄花菜提取物体内抗氧化研究

第十二章黄花菜提取物改善睡眠作用的研究

第十三章黄花菜脱除秋水仙碱的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我国栽培黄花菜(HemerocallisfulvaLinn.)的五个品种:蕃龙花、猛子花、白花、细叶、倒杆为试材,通过4℃条件下贮藏对比试验,研究品种间耐贮性差异。并以黄花菜猛子花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贮藏试验(20℃,4℃,1℃,-1℃,-3℃)、气调和保鲜剂的贮藏保鲜对比试验、不同失水率对黄花菜保鲜的影响。研究其最佳贮藏温度与冷害温度、探索规模化生产的合理贮藏保鲜流程、以及延长贮藏保鲜期所采用的合理的失水处理。为今后黄花菜生产中采后贮藏问题提供新方法。 在黄花菜天然产物方面,主要以黄花菜猛子花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提取与干燥方式对黄花菜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影响实验、黄花菜提取物小鼠急性毒理试验、黄花菜提取物体内抗氧化实验、黄花菜提取物对小鼠的安眠实验,进而对黄花菜功能成分进行了液相分析。同时针对鲜食黄花菜中秋水仙碱问题,进行安全降解鲜采黄花菜中秋水仙碱的研究。 通过以上试验结果表明:1.在黄花菜五品种中,中晚熟品种猛子花与白花为较适宜采后贮藏的品种。冷藏18天后,猛子花与白花硬度、色泽b*值、抗坏血酸、还原糖指标均要优于其它品种。 2.在不同温度的贮藏试验中,低温有利于黄花菜的贮藏,研究发现-3℃时黄花菜发生冻害,在-1℃时黄花菜并不发生冻害,黄花菜的冷藏温度最适为1±2℃。 3.通过不同方式的对比贮藏保鲜试验发现最佳方式为:新鲜黄花菜采收后→二氧化氯浸泡(20ppm,5分钟)→预冷(6℃12h)→抽去空气充入氮封口包装(O2含量1-3%)→装袋→1℃冷藏 4.失水率5%的黄花菜在贮藏期间除硬度与CK相比硬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各指标与CK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贮藏期间5%失水率处理的黄花菜损失率为最小。因此如果想在贮藏期间减少损失率,可以通过适当的人为失水处理,失水率以不超过5%为宜。 5.以水和乙醇浸提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黄花菜都显示出很好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金属螯合能力、去除超氧阴离子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都随着用量增加而增加。多酚类物质在这当中可能是主要的抗氧化物质。浸提液与干燥方式对于抗氧化能力和多酚类物质的提取都有显著影响。其中以乙醇浸提冷冻干的黄花菜效果最好。 6.通过急性毒理试验发现,黄花菜提取物并未对小鼠产生不良影响,其半致死剂量大于10.00g/kg(体重),说明黄花菜提取物实属无毒,为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长期毒理学研究提供依据。 7.黄花菜提取物可以有效减低小鼠血清与肝脏的MDA含量,并增加了血清与肝脏中SOD的含量。因此黄花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与其在体外实验一样具有抗氧化能力。 8.黄花菜提取物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催眠作用,在以3.75g/kg灌胃小鼠时比空白小鼠的翻正反射消失延长近25分钟。 9.不同的浸提液对黄花菜酚类物质的提取影响很大。在以水、乙醇、70%甲醇作为浸提液中,70%甲醇浸提所得效果最好。但是由于甲醇是有毒物质,因此在黄花菜食品加工中不宜采用,还是以乙醇为浸提为佳。 10.黄花菜花蕾与花蕾开苞酚总量分别为197.24与83.42μg/mL,因此新鲜的黄花菜花蕾要比花蕾开苞酚类物质更为丰富。在酚类物质的构成上不同成熟度的黄花菜也大不相同,开苞黄花菜中未检测到有丁香酸和槲皮素。但其含有黄花菜未开苞花蕾所未检测的咖啡酸。 11.新鲜黄花菜与低温贮藏一个月的黄花菜相比,其不仅仅是酚类总物质量的变化,其构成成份的变化同样显著。新鲜黄花菜中主要酚类物质芦丁,低温贮藏一个月含有大量的没食子酸、表儿茶素、阿魏酸、槲皮素。 12.热处理、微波处理、NaCl处理、紫外线处理对黄花菜中秋水仙碱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其中紫外线处理,最为简便,并可结合库房消毒一起使用,可作为规模化生产无毒黄花菜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