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T模式下市政工程建设风险评价研究
【6h】

BT模式下市政工程建设风险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章BT模式内涵及特征

第四章BT模式运作机制

第五章BT模式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第六章BT模式实证研究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我国的市政基础设施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的需要。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国家的预算内资金虽然逐年提高,但对于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另一方面,我国的民间资金非常充裕,又有强烈的投资欲望。如何灵活运用各种创新的投融资手段,吸引民间资金积极参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从而改善单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格局,是政府机构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市政工程具有公益性,而且大多是非赢利性项目。而BT模式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适合运用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既可以缓解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又可以让充裕的民间资本融合进来,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盛行于发达国家的BT模式,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在一些城市,例如浙江台州还刚刚起步。如何把BT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于BT模式的研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首先对我国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了阐述。接着对BT模式的概念、特征及应用和与其他模式的比较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然后对BT模式的各参与方,各参与方的关系,及运作机制作了详细的论述。 BT项目的风险的合理分担是项目运作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第五章对此问题做了重点研究。在项目风险分析中,本文建立了基于参与方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风险评价模型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是权重是否合理,本文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风险因素是权重,达到优化权重的目的。通过对风险因素风险高低的得分乘以对应权重,计算参与方的风险总分,得出风险评价结果。 文章最后在第五章建立的基于各参与方的风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台州市第一个运用BT模式建设的市政工程项目——台州市路桥区东方大道、疏港大道工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除了证实所建立的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外,还为我国其他市政工程项目采用BT模式建设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