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镜像神经元及其社会认知意义
【6h】

镜像神经元及其社会认知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镜像神经元研究概述

(一)镜像神经网络

(二)镜像神经系统的基本属性

(三)镜像神经元研究的几项重要实验

(四)镜像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二、镜像神经元的社会认知意义分析

(一)“休谟式同情”与“镜像式同情”

1.休谟的“同情”

2.“同情”的镜像神经机制

(二)“移情”与“共享簇”

1.狄尔泰与胡塞尔的“移情”

2.“共享簇”与“移情”

(三)镜像神经元与“心智阅读”

1.“心智阅读”理论之争

2.镜像神经元与“模拟”

三、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四、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镜像神经元及其社会认知意义进行了探讨。文章从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镜像神经元的社会认知意义。首先,分别讨论了“休谟式同情”与“镜像式同情”的问题,即在回顾休谟和斯密的同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镜像神经元机制下的“同情”是何以可能的,以期对休谟同情理论中尚未解决的——个体理解他人的最终基础问题予以解答。其次,对“移情”问题进行探究。从狄尔泰、胡塞尔理论体系中的“移情”延伸至镜像神经元的移情研究中,通过个体身体图示之间形成的“共享簇”来证明“移情”,这一研究提供了狄尔泰和胡塞尔移情问题所缺乏的精确细节。最后,深入到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心智阅读”问题的讨论,之前所讨论的“同情”和“移情”都是这一认知能力的具体表现。主要是从“心智阅读”领域之争入手,分别阐述理论之理论和模拟理论之争,并详细剖析了模拟理论代表人物之一Goldman对模拟理论合理性所做的论证,进而深入到镜像神经元机制与模拟理论的探讨——镜像神经元研究为模拟理论的模拟观提供了坚实的科学证据。

著录项

  • 作者

    罗晓婷;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科学技术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建安;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认知;
  • 关键词

    社会认知; 心智阅读; 镜像神经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