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副高活动的T213模式在东亚地区的实际可预报性诊断研究
【6h】

基于副高活动的T213模式在东亚地区的实际可预报性诊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数值天气预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2可预报性理论研究进展

2.2.1大气过程的可预报性研究进展

2.2.2 T213模式的实际可预报性研究现状

2.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研究概况

第三章T213模式在东亚地区的预报技巧的整体诊断

3.1资料及方法介绍

3.1.1选用资料

3.1.2研究方法介绍

3.2 T213模式各要素场各层总体预报效果

3.2.1高度场总体预报结果分析

3.2.2温度场总体预报结果分析

3.2.3相对湿度场总体预报结果分析

3.2.4 uv风分量场总体预报结果分析

3.3典型个例的天气形势分析

3.3.1 500hPa和850hPa高度场个例的天气形势分析

3.3.2 200hPa和700hPa温度场个例的天气形势分析

3.3.3 500hPa和850hPa u风分量场个例的天气形势分析

3.3.4 500hPa和850hPa v风分量场个例的天气形势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500hPa高度场上T213模式在东亚地区的可预报性与副高变动的关系的诊断研究

4.1资料及方法介绍

4.2活动期的划分及成因分析

4.3副高活动影响下,东亚地区500hPa高度场预报技巧分析

4.3.1标准误差的峰值谷值与副高特征指数变化相关性分析

4.3.2三个月整体的预报情况与对应的副高特征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为了检验T213L31模式的性能与产品的质量,了解其在东亚地区的实际可预报性,本文用该模式2004年7-9月三个月的资料,计算了五个气象要素场各五个层次上的标准误差,从而对预报技巧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作了初步探讨。并对在所有个例排名中其24h预报技巧高而48h预报技巧低的这些不稳定个例做了天气形势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另外分析了标准误差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动的关系。 结果发现:(1)五个要素场各个层次上逐日预报的标准误差值都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而增大;且48h预报的标准误差值的变化幅度比24h预报的变化幅度偏大,表明总体上48h的预报技巧更不稳定。但各要素场各个层次上,24h预报和48h预报的标准误差值曲线在2004年7-9月都有类似的变化趋势,大部分个例表现出在所有个例排名中其24h预报技巧的高低与48h预报技巧的高低相一致的特征。(2)存在少数个例在所有个例排名中其24h预报技巧高而48h预报技巧较低甚至很低,经分析得到主要原因是这些个例24小时的天气形势变化较小,而48小时的天气形势却变化很大甚至有突变。(3)500hPa高度场上24h预报的标准误差值曲线的峰值谷值与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