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结构灵活性与刚性视角的企业联盟稳定性研究
【6h】

基于结构灵活性与刚性视角的企业联盟稳定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1.2论文的创新点

1.3论文的结构安排

2企业联盟稳定性理论回顾

2.1企业战略联盟的定义及分类

2.1.1企业联盟的定义

2.1.2企业联盟的分类

2.2企业联盟稳定性研究

2.2.1企业联盟不稳定性的含义

2.2.2企业联盟稳定性的理论解释

2.3理论评述与研究问题

3结构刚性与灵活性视角的企业联盟稳定性分析

3.1企业联盟中的两种环境

3.2企业联盟构建中的重要因素:灵活性与刚性

3.2.1企业联盟中的结构灵活性

3.2.2企业联盟中的结构刚性

3.2.3我国企业联盟中的结构刚性与灵活性现状

3.3灵活性、刚性的非平衡与联盟不稳定性

3.3.1灵活性主导联盟的不稳定性

3.3.2刚性主导联盟的不稳定性

3.3.3灵活性与刚性的互动

3.3.4以效率和公平为基础的结构评价

3.3.5信任对灵活性与刚性的调节

3.4本章小结

4结构灵活性、刚性与联盟稳定性实证分析

4.1企业联盟稳定性评价的总体框架

4.2企业联盟中结构灵活性与刚性指标体系的确定

4.2.1影响灵活性的因素

4.2.2影响刚性的因素

4.3灵活性、刚性与企业联盟稳定性的实证检验

4.3.1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设计

4.3.2结构灵活性、刚性评价体系分析

4.3.3结构灵活性、刚性与稳定性相关分析

4.4案例分析——西子奥的斯的联盟之路

4.4.1企业联盟成立的内外环境

4.4.2企业联盟中指标量化及结果分析

4.4.3经验总结——灵活性与刚性的平衡

4.4本章小结

5构建稳定企业联盟的对策分析

5.1企业联盟治理模式选择中的平衡

5.1.1环境与联盟治理模式的选择

5.1.2企业联盟治理模式选择中的协调

5.1.3构建平衡的企业联盟治理机制

5.2企业联盟管理过程中的平衡

5.2.1结构灵活性的动态促进因素

5.2.2刚性的动态促进因素

5.2.3管理过程中平衡的实现

5.3企业联盟评价中的平衡

5.4本章小结

6总结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企业联盟是全球较为流行的一种企业合作方式。目前,我国企业联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企业联盟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联盟解体的比率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若将企业联盟的不稳定理解为联盟的清算、成员间兼并的话,联盟不稳定的比率高达30%-50%。因此,企业联盟的稳定性研究成为必要。 论文在界定企业联盟不稳定性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关于企业联盟稳定性的理论研究,进而提出了以结构灵活性和刚性为基础的企业联盟不稳定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企业联盟的不稳定性是同其治理结构中的刚性和灵活性息息相关的。过度的灵活性可能产生管理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而过度刚性将会导致管理的复杂性,从而影响联盟评价中的效率及公平,造成联盟的不稳定性。联盟只有在不是刚性也不是灵活性占据主导地位时才能够产生并维持,它们间微妙的平衡是企业联盟存在的先决条件。 在对大量企业调研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论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构建了结构灵活性与刚性的评价模型,确定各因素对其影响权重。通过模型计算企业联盟中结构刚性与灵活性水平值,从而运用逻辑斯谛方程验证了灵活性、刚性水平差值与企业联盟不稳定性的关系——“差值越大联盟不稳定的概率越大”。并应用此结论对西子奥的斯联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根据联盟不稳定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如何实现企业联盟动态稳定。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通过专注于企业联盟的市场和层级特性,提出了结构灵活性和刚性为基础的联盟稳定的理论分析,对联盟失败的众多因素进行整合。同时采用联系的、动态的研究方法,将动态的企业联盟治理放到动态的联盟稳定中去研究,寻找企业联盟稳定的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共同解释企业联盟稳定的机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